賴清德就職後中共展開軍演 外界解讀

人氣 2345

【大紀元2024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在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就職三天後,中共就對台灣周邊發起大規模軍事演習,但是規模不如以前,其霸道行徑反而引發國際社會的共同譴責。

中共東部戰區週四(5月23日)宣稱對台展開軍演,從23日7時45分開始至24日在台灣及金馬周邊進行演習。

此次軍演是預料之中的,意圖是給台灣新任總統施壓。賴清德於週一(20日)宣示就職,成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

中共在歷史上從未統治過台灣一天,但近期它幾乎每天都在台灣領空附近進行軍事入侵,要求台灣接受其主權聲張。

演習規模 比過去兩年更小

英國《衛報》說,週四的演習跟2022年8月和2023年4月的類似演習相比,演習範圍更小,而且為期兩天的軍演首日沒有實彈演習。

與之前的軍演一樣,這次中共軍演展示的也是圍而不打的「封控作戰」。除了本島周邊的5處外,還劃出了包括金門島、馬祖島、烏丘嶼和東引島這4個外離島演習操演區。

週四的演習首次加入了中共海岸警衛隊船隻。近年來這些船隻越來越多地用於執法和軍事相關目的。

《衛報》說,到目前為止,與2022年和2023年相比,本次演習規模較小、強度較低。

外界普遍預計到了中共本週將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繼賴清德在1月台灣大選中獲勝後,中共當時沒有做出過激反應,分析人士表示,預計中共是希望在新總統5月的就職儀式後用武力顯示其存在。

美國印太司令部副司令史蒂芬‧斯科倫卡(Stephen Sklenka)中將週四在公開演講時說,中共的演習「令人擔憂」,但在意料之中。

他表示,中共這是企圖把「異常行為常規化」。

台灣國防部證實,中共海空軍在週四宣布演習開始後便抵近24海里線,不過尚未發射實彈,也沒有宣布任何禁飛區。

2023年8月20日,應對中共軍演,台灣國防部釋出海軍田單艦監控共軍徐州艦的畫面。(海軍司令部提供)

演習動機 繼續對台營造痛苦感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負責研究的副總裁埃文‧費根鮑姆(Evan Feigenbaum)表示,中共的最新對台演習是「一種恐嚇策略,這是其(對台政策)模式的一部分,而不是戰爭迫在眉睫的跡象」。

他在社交平台X上說,北京有一個脅迫工具包,時不時來回混搭、或者偶爾升級,以暗示它對台灣「有一系列脅迫和製造痛苦的選擇」。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台海關係的學者宋文迪在X上說:「這是(中共)塑造國際敘事的信號。」

中共軍隊東部戰區自週四(5月23日)起,在台灣周邊開展名為「聯合利劍—2024A」的聯合演訓。因演習命名以2024A為後綴,引發了人們對今年還將舉行更多演習的猜測。

宋文迪表示,從中共為軍事演習起的代號A看,推測年後還可能有B或C,「感覺像是未來更多、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的前奏」。

他說,中共針對台灣的所謂真正「懲罰」尚未到來,因為中共也需要時間才能完成機構之間的協調和付諸行動。

演習效果 搬石頭砸自己腳

中共對台灣周邊的軍事演習向來是事與願違,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旅美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推文說,「這是政治戰爭。到目前為止,對北京來說,是後院起火,因為演習進一步堅定了台灣人(抗共)的決心。」

台灣國防部政戰局文宣心戰處處長樓偉傑少將介紹說,中共慣於利用軍演時機對台灣實施認知作戰,通過官媒、側翼組織發布大量軍演畫面,甚至發布假消息,分化台灣軍民心士氣與團結。

因此,台灣國防部週四通過社交媒體、YouTube等渠道發布了3部影片,使用中英文字幕,方便國際傳播,曝光中共窮兵黷武的行為。

這些視頻收到很多積極回應。

一位台灣網民在一則視頻下跟帖說:「謝謝國軍守護我們的家園,台灣是我們全體國民共同守護的,絕非一個黨可以用口頭獨占。國家有事,就是我們每個國民都有事。」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表聲明譴責中共說,「當北京為國際反應試水溫時,致力於(台海)兩岸穩定的人士絕不能袖手旁觀。台灣的安全就是我們的安全,維持現狀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2022年8月9日,台灣屏東,在實彈演習期間,台灣軍方一架UH-60黑鷹(black hawk)直升機在天空飛行。(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多方評價

台灣會更加堅定地捍衛海峽中線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高級中國事務分析師蕭嫣然(Amanda Hsiao)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共本次軍演旨在向賴清德政府和華盛頓發出警告,目的是恐嚇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恢復到過去的更溫和基調和態度,否則「他們可以而且將繼續對台灣施壓」。

然而,蕭嫣然也說,北京想要台灣新政府放軟立場,但它自己的強硬動作更可能會適得其反。

「鑒於賴清德政府對北京的深深不信任以及他們目前面臨的國內壓力,台灣可能會更加堅定地捍衛海峽中線。」她寫道。

64歲的賴清德多次提出與北京舉行會談,但遭到對方拒絕。賴清德和他領導的執政黨民進黨表示,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他們的未來。

賴清德在週一的就職演說中再次公開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的政治和軍事恐嚇,並提議雙方可以通過恢復互惠旅遊或在台灣院校招收大陸學生等方式開展兩岸交流。

不過,賴清德也提醒台灣民眾中共「吞併台灣」的野心,並重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在演講結束後,北京稱賴清德是台獨分子,並誓言要懲罰賴清德。

北京軍演毫無法律依據 是對國際社會的直接挑戰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一份聲明中說,「北京的(軍演)行為沒有任何國際法依據。這是中方在賴清德總統呼籲雙方保持冷靜之後採取的行動,尤其令人震驚。」

聲明說,中共對台灣發出的「粉身碎骨」和「流血」等暴力言論,以及國家喉舌媒體號稱要「懲罰」賴清德,加上中共軍方東部戰區軍事演習,這些行為是「對該地區和平的侮辱,也是對國際社會的直接挑戰」。

台灣應加強國防防禦能力

一些台灣軍事分析人士表示,台灣的當務之急是繼續加強防禦能力,增加台灣的國防預算。

台灣軍事專家蘇紫雲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方軍演是北京對台灣長期施壓的一部分,因此台灣需要確保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以承受北京日益增長的壓力並維護該地區的和平。」

他表示,演習只會證明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是真實的,並可能說服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特別是美國,更多地參與相關努力,阻止北京繼續此類行為。

關注美中防長月底面對面會晤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研究所(Asia Policy)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但若雲(Rorry Daniels)表示,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對台灣的演習將如何影響接下來美中防長的香格里拉對話。

「也許中方仍然將軍事外交視為安全帶,而不是護欄,並且現在正在施壓。」她說。

據悉,美國防長奧斯汀和中共防長董軍將在年度國防論壇「香格里拉對話」舉行之前會面。2024年「香格里拉對話」將於5月31日至6月2日進行。

自美國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2022年8月訪台後,中共就關閉了之前的例行軍事溝通渠道。

美國總統拜登在2023年10月與中共黨魁在舊金山APEC會晤後,雙方同意恢復軍事溝通。

直到2024年4月,國防部長奧斯汀跟中共國防部長董軍才首次恢復通話。

2023年在香格里拉會議期間,中方拒絕同意奧斯汀與時任國防部長李尚福會面,因為美國尚未取消川普(特朗普)政府期間對李尚福實施的制裁。幾個月後,作為對中共軍方腐敗調查的一部分,北京解除了李尚福的職務。董軍2023年12月上任。

2024年5月,美國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與中方同行通話,這是2019年以來該職位官員的首次通話。

因台灣和北京之間沒有直接溝通的官方渠道,所以美中雙方的溝通格外令人矚目。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共軍宣稱環台軍演 中華民國國防部:嚴陣以待
中共環台軍演挑釁 台軍:部署海陸空兵力應對
中共海警船闖金馬禁限水域 遭台灣海巡署驅離
中共對台軍演 國民黨、蔣萬安呼籲對岸克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