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半導體產業展望 百工百業創新應用

人氣 135

【大紀元2024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聖塔克拉拉報導)駐舊金山臺灣辦事處科技組,5月24日(週五),邀請吳政忠博士與媒體會面,分享臺灣在半導體發展方面的成果、展望和觀點。

吳政忠博士是臺灣大學的名譽教授,曾任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主委。5月22日至24日,他受邀出席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討會,發表了有關促進臺美科學與技術夥伴關係的演講。

此外,他還參加了關於美國晶片法案的工作層級閉門會議,並在會議上分享了臺灣在半導體領域方面的見解。在媒體分享會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國處處長、前駐舊金山科技組組長葉至誠,擔任主持人。

促進百工百業創新應用

吳政忠博士表示,臺灣擁有全世界完善的半導體生態系及專業分工,從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材料與設備相關的上下游廠商,總數已超過1,200家,透過這一千多家半導體相關企業所形成的聚落,展現出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韌性。

他還表示,臺灣去年推動的晶創方案,與其它國家的策略有所不同。其它國家通常通過短期內提供大量補助,來支持半導體產業;而臺灣則計劃在十年間投入3,000億新臺幣,結合生成式AI等技術,提早布局臺灣未來科技產業,促進百工百業的全面創新和應用。

2024年5月24日,吳政忠博士在駐舊金山臺灣辦事處科技組與媒體分享臺灣半導體產業成果與展望。(薛明珠/大紀元)

提前全球布局科技人才

吳政忠博士表示,未來世界所有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晶片。臺灣是全球信賴的夥伴,近年在科技外交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包括與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國,簽署了部會層級的協議。尤其是與美國的合作,將在半導體、人工智慧、太空等五個關鍵領域持續加強。

他提到,晶片的發展、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工程師。臺灣將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分享晶片創新成果。今年,臺灣已在東歐捷克的布拉格,建立了一個國際化的晶片設計人才培育平臺。未來,臺灣計劃在東歐和東南亞等地,以每年開設一至兩個培訓中心的速度,持續擴大這一教育平臺,旨在培養更多基礎晶片設計人才,為全球需求提供支持。同時,鼓勵美國具創意的人才前來,結合臺灣的製造優勢,進行本地研發,實現雙贏。

最後,吳政忠博士強調,臺灣是全球不可或缺的夥伴,具全球安全供應鏈重要的角色,應將臺灣納入國際組織架構,以民主結盟的力量,共同依循一致性標準規範,對抗來自中共威權的經濟脅迫。◇

責任編輯:宋佳怡

相關新聞
台首座IC設計海外基地 落腳捷克布拉格
台灣首座IC設計海外基地落腳捷克布拉格
屏科實驗高中動土 預計2027年全校竣工
減少動物實驗 國科會推仿生皮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