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軍事】西方是否解開烏克蘭的「手銬」?

人氣 932

【大紀元2024年05月26日訊】今日社會,武器和軍隊作用,被賦予比殺戮更深的意義。強大的軍力,往往用作威懾,維持世界和平,及人類安全。戰爭,雖然變得隱蔽,但從未停止。【時事軍事】帶您到最前面,看清正邪之爭的細節和真相。

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戰略預警雷達遭到攻擊,這可能表明烏克蘭的行動方向出現了新的、令人擔憂的變化。這也使西方限制烏克蘭使用北約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内目標的政策受到考驗。

5月23日的衛星影像證實,位於俄羅斯西南的戰略預警雷達在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中嚴重損壞。這似乎是針對俄羅斯戰略預警系統的首次攻擊。西方觀察認為,這凸顯了一個新的可能涉及核武器的行動方向。

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西南部阿馬維爾雷達站的兩座沃羅涅日-DM雷達設施周圍的大量碎片表明,該雷達站受到多次攻擊。這是俄羅斯用於監視洲際彈道導彈的早期預警系統的一部分。

巧合的是,烏克蘭無人機23日晚間破壞了沃羅涅日雷達幾個小時後,烏克蘭的陸軍戰術導彈就擊中了俄羅斯占領的阿盧什塔市附近的衛星通訊站。這似乎表明,打擊沃羅涅日雷達是為了接下來打擊俄軍衛星通訊站掃清道路。不管是否存在這樣的内在聯繫,這兩個目標被摧毀,對俄羅斯軍隊及其防禦系統來說,都是災難性損失。烏克蘭軍隊旨在削弱俄羅斯的長期戰略潛力和系統能力。

當年,克里姆林宮曾吹噓沃羅涅日系列超視距(OTH)雷達在超高頻(UHF)範圍工作,探測距離達到6000公里,能夠同時追蹤500多個空中目標。考慮到該雷達陣列的脆弱性,即使相對有限的損壞,也可能導致其任務能力被長期終止。

烏克蘭軍隊過去曾使用神風無人機襲擊亞速海對面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多個地點。有人猜測,烏克蘭軍隊將阿馬維爾雷達站設定為打擊目標,可能是為了破壞俄羅斯軍隊的預警能力,因為該雷達站可能具備探測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發射的短程彈道導彈的能力。但是,從更大的視角看,這可能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行動,它可能會對戰爭的多個方面產生影響。

首先,這次行動可能是為了掃清障礙,以便為烏克蘭多種遠程攻擊手段打開通往包括克里米亞在内所有被占領土俄軍目標的道路。觀察顯示,阿馬維爾的沃羅涅日雷達主要監視俄羅斯西南地區。這兩座雷達的監視範圍確實覆蓋了克里米亞半島,但作為超視距雷達,它們更擅長偵測遠距離發射的彈道導彈,該雷達是否用於如此近距離地監視克里米亞地區還存在疑問。

儘管存在技術層面的分歧,烏克蘭方面還是用行動表明他們的戰術意圖,那就是不管這些雷達是否提供了對戰區的告警,銷毀它們都會有利於包括陸軍戰術導彈在内的各種遠程打擊手段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否則烏克蘭軍隊也不會用稀缺的遠程打擊手段來對付它,因為彈藥限制迫使烏克蘭不得不謹慎選擇目標優先順序。

這也預示著,烏克蘭用於打擊俄羅斯境内目標的手段可能不再僅限於使用烏克蘭自己生產的武器系統。未來,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英國的風暴暗影以及德國的金牛座巡航導彈等,是否有可能也參與對俄羅斯境内目標的攻擊行動?對於烏克蘭及其西方夥伴來說,將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抉擇。

一些美國官員正在敦促白宮重新考慮目前禁止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政策。5月2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敦促拜登總統取消對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限制,儘管這只是一個最初的建議。美國官員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政府內部有多少人會支持這個建議。

現階段西方對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境內軍事目標能力的限制,確實在俄羅斯邊境地區給俄羅斯製造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安全區」。俄羅斯飛機可以從這裡對烏克蘭陣地、定居點和民用基礎設施進行滑翔炸彈和導彈襲擊。並且,俄羅斯部隊和裝備可以在進入戰鬥前自由集結,而不用擔心遭到像前線那樣的致命打擊。

在邊境俄羅斯一側集結部隊和裝備不用擔心受到攻擊,可以說是俄軍享有的獨特優勢,使2024年的戰場條件對俄軍特別有利。

烏克蘭於2022年春末開始接收重型武器,包括美國的高機動火炮火箭系統、英國的風暴暗影和法國的SCALP-EG巡航導彈,並利用這些武器成功打擊了眾多彈藥庫、指揮所、高層軍官和黑海艦隊軍艦等俄軍高價值目標。但這些武器被限制在烏克蘭被占領土範圍之内使用,這項政策使莫斯科在不對等的條件下占到了便宜。

儘管烏克蘭可以利用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和少量經過改裝的巡航導彈等國產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内目標。但是,這些武器數量少,突防和破壞力都非常有限,也無法大範圍直接攻擊邊境集結的俄羅斯部隊和裝備。相反,俄軍戰機可以在不必離開俄羅斯領空的情況下攻擊哈爾科夫、恰西夫亞爾等烏克蘭城市,以及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其它烏軍陣地。

俄軍在對哈爾科夫發起進攻之前,烏克蘭方面觀察到俄軍在邊境地區集結,但由於遠程地對地火砲和火箭使用限制,不得不任由戰機錯失。而俄軍則可以利用這個所謂的邊境「安全區」,在哈爾科夫地區戰線穩定之前,不斷地補充部隊並取得進展。俄軍利用邊境「安全區」,隨意襲擊烏克蘭城市而不受懲罰。

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發射的導彈和無人機曾多次借道波蘭和羅馬尼亞領空攻擊烏克蘭城市,並以此測試北約的紅線。俄羅斯不僅通過飛越領空顯示地區主導地位,也利用這種策略試探北約是否會對越境俄羅斯導彈做出反應。事實上,波蘭和羅馬尼亞都沒有反應。俄羅斯還利用電子戰干擾東歐的GPS系統。此類措施擾亂了空中交通,並引起人們對潛在民用飛行事故的擔憂。

這些不對等似乎刺激了烏克蘭試圖做出某種改變,或者嘗試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打擊沃羅涅日雷達,明顯觸動了俄羅斯敏感的核神經。該雷達是俄羅斯更大的戰略預警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俄羅斯核威懾態勢的一部分,其損失會降低俄羅斯檢測來襲核彈的能力。

對阿馬維爾的大膽攻擊,可能滿足了莫斯科在2020年提出的引發報復性核打擊的條件。此類行動,有可能被認為是烏克蘭軍隊的一次令很多人擔憂的魯莽行動。有西方分析甚至懷疑,烏克蘭的這種做法在政治上是否明智。人們對烏軍這次與當前衝突參與度有限襲擊的真實用意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它對俄羅斯預警和核威懾態勢具有重要影響。

事實上,自今年稍早時候祕密收到陸軍戰術導彈以來,烏克蘭部隊一直在使用這些武器對俄羅斯空軍基地、防空節點和其它目標發起攻擊,並收到良好效果。最新一批陸軍戰術導彈比之前交付的版本射程更遠,這使它們能夠攻擊更多、距離更遠、更危險和價值更高的目標。

5月18日,烏克蘭使用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成功擊沉黑海艦隊一艘軍艦,可以說此舉某種程度上破除了俄羅斯威脅西方軍事援助的魔咒。5月24日,烏克蘭又用陸軍戰術導彈打掉了阿盧什塔市附近的俄軍衛星通訊站,更坐實了這個判斷。

在美國向烏克蘭發送陸軍戰術導彈之前,俄羅斯曾威脅說,如果對俄羅斯軍隊使用西方遠程導彈系統,將直接引發衝突升級。至少到目前為止,克里姆林宮沒有對這條紅線的斷裂做出足夠的反應,他們不止一次地證明自己是在虛張聲勢,並以此告訴西方應該如何對待普京擅長玩弄的外交政策升級遊戲。

5月24日,在與白俄羅斯盟友盧卡申科的會議上,也許是俄軍在哈爾科夫地區的進攻開始遭到挫敗的消息,使普京看上去顯得有些疲憊。他表示,現在願意就解決烏克蘭戰爭問題舉行會談,但又以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執政合法性,否定烏克蘭的談判地位。

如果北約不表現出用實力快速實現和平的決心,反而有可能鼓勵俄羅斯利用西方的恐懼,要麼在烏克蘭取得徹底勝利,要麼按照他們的條件達成解決方案。那時候,如果烏克蘭和他們的北約盟友吞不下這顆苦果,就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戰爭。也許,北約現在就有可能用足夠的行動阻止這樣的結果。

撰文:夏洛山(《大紀元時報》記者,曾經歷過十幾年的軍隊生活,主要從事軍隊的教學和一些技術管理工作)
製作:時事軍事製作組
關注《時事軍事-夏洛山》: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6pro4fi585ppZp9ySKkwd0W19f0c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軍事熱點】26國軍隊聚太平洋 應對中共威脅
【時事軍事】艙口敞開 俄羅斯坦克設計的災難
【軍事熱點】俄黑海艦隊再折艦 烏遠程打擊升級
【時事軍事】美中程導彈登陸菲島嶼 距台僅百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