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源滾滾的《英雄》的後面爭議再上一層樓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0日訊】 大紀元綜合外電報道/耗資巨大的中國曆史武俠片《英雄》上映後財源滾滾﹐眾多大腕明星的演藝也是好評如潮。但是在這背後是爭議如潮﹐而且有更高一浪的趨勢。在意識形態上﹐特別是在對秦始皇的評價上,引起一片批評。更有人評其視暴君為“英雄”是為了迎合當代暴政﹐甚至與江澤民有幕後交易。

中國著名劇作家魏明倫在《南方周末》報上寫道:“《英雄》藝術形式美極了,市場運作棒極了,但是這部巨片最後總結式地這樣告訴當代觀眾﹕秦始皇是統一天下的大救星。反抗秦始皇的人們不識天下大局,都不算真正的英雄。”

魏明倫在批評《英雄》搞“帝王崇拜”時提到文革後期一首愚民詩“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之事待商量”。他把電影的主題概括為“勸君少刺秦始皇!”﹐說它與“勸君少罵秦始皇”寓意暗合,異曲同工。魏明倫說,那段韻文中的深意,“小青年不知不懂;我輩過來人,難道也健忘了?”

《蘋果日報》專欄作家張五常表示,強權在手而不能容許異見分子的生存,不能說是好皇帝。他說影片對秦始皇只褒不貶,違背歷史,“焚書坑儒的味道躲到哪裡去了?” 。

北京的《京華時報》發表解璽璋的文章說,就因為秦始皇是一個胸懷天下的人,正義就在他那邊了嗎?我們就可以不考慮天下那些被坑殺、被屠殺的人的實際感受了嗎?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程萬軍的文章說,秦始皇的以天下為己任實際上是以家天下為己任,大力表現暴君的以天下為己任,又有多大的社會價值呢?

香港議員張文光表示,影片傳遞的歷史信息是“強權就是真理,戰爭就是和平,統一就是穩定”。

香港的一些評論還把影片《英雄》和現實政治聯繫起來。《明報》專欄作家陶傑寫道,《英雄》的結局,最有[基本法23條]的風格。《明報》專欄作家石琪表示:“《英雄》為了迎合今日的國情,硬說戰國時代不應反抗秦國侵略”,這不合情理。

網絡作家青晴指出﹐据可靠消息,《英雄》是江澤民說服張藝謀為美化他而拍的。江刻意把贏政塑造成自己的化身,所以影片中有一段對歷史的篡改,秦始皇說服刺客荊坷,”寓意其寬宏大量降服天下。” 據說江批了三千万美金給張,并說一切為這部片子開綠燈。

事實如何﹐現在無法考究﹐但是《英雄》受到官方異乎尋常的禮遇和捧場確是前所未有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梁衛星:《英雄》其實是一种必然
《英雄》拷貝西安被盜 影院因此全天停映
《英雄》下檔《武士》登場 中韓武俠別樣風格
紐約市九十七條街道以世貿中心罹難者命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