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股票選擇權上路呷快弄破碗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1日訊】股票選擇權昨天在熱鬧的上市典禮後正式掛牌,但是期交所卻狀況連連,昨天先是網站被塞爆,今天又發生交易系統硬體主機故障,有310口委託單被延遲1個小時才撮合,儘管期交所一再宣稱已經做好相關準備,但實際的表現卻令人有「呷快弄破碗」之感,信譽再度受創。

據中央社1月21日報導,台灣期貨市場蓬勃發展,好不容易讓投資人把對期貨從「地下期貨」時代的印象,導正為正當的套利、避險工具,尤其是指數選擇權上路後,「以小博大」的特點,使得投資人的交易意願大增,目前每天本土期貨成交日均量近3萬口,指數選擇權日均量也達到近2萬5千口,昨天才掛牌交易的股票選擇權,投資人也相當捧場,昨天成交4500多口,今天也成交3300多口,台灣投資人的踴躍參與期貨交易,使得台灣期交所去年的前年的成長率,成為全球排名第3,成交量規模也迅速躋身全球前30名,但是期交所的資訊系統,顯然跟不上期貨市場的成長幅度。

翻開期交所資訊系統的「凸槌」史,從去年年中期交所將原本委託證交所進行撮合的資訊系統,收回自行辦理交易撮合開始,大大小小狀況不斷,其中期交所坦承資訊交易系統「有狀況」,包括去年7月29日進行盤中逐筆撮合,就出現「塞單」情況,而且連續發生2天,隔天又出現累積成交口數程式錯誤,使得早盤委託交易口數爆出10萬口的錯誤資訊; 隨後去年9月20日也因為新期貨商登錄作業程式瑕疵,再度造成期貨商「塞單」,去年10月30日則是因為網路品質問題,盤中出現塞單,並引發行情急殺。

而昨天在熱鬧的股票選擇權上市典禮後,相關主管單位首長期許期交所建立「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交易機制言猶在耳,昨天就出現了因大多數交易人看不到股票選擇權報價,將期交所網站塞爆,今天更發生交易系統硬體故障,導致310口選擇權委託單被延誤了1個小時才撮合。

也許在期交所的觀點,每天都有期貨商「錯帳」,今天被延誤的委託單也只有310口,佔選擇權總成交量比例才1.1%,這也不是期交所的疏失,期貨商明天只要以「錯帳」沖銷即可,但是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期貨市場的行情原本就是瞬息萬變,不要說延遲了1個小時才進行撮合,即使僅延遲1分鐘撮合,投資人原本希望買賣的價位可能就再也追不到了,對投資人來說,接到延遲1個多小時才來的成交回報單,不知道是喜是憂,而依照期交所的說法,如果因而導致損失,投資人只能自認倒楣。

期交所積極開發新商品,推動股票選擇權上市的努力,不容抹煞,但是從這2天的交易情況來看,首先,並非市場所有的投資人,都可以從股票單機上獲得股票選擇權即時報價資訊,還有期交所似乎也並未真正做好資訊與交易系統的準備工作,今天上午選擇權交易出現延遲回報成交的情況,期貨商自9時起,就陸續不斷反應,但期交所一到10時才啟用備援系統,應變能力似乎也不太夠。期交所對於每口期貨交易,都收取經手服務費,但是投資人付出了經手服務費之後,卻無法得到「安全、值得信任」的交易品質,如果期交所不能痛定思痛,徹底檢討,建置符合市場需求的資訊交易系統平台,在投資人心目中的信譽將大打折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