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鶯歌燕舞變成鬧劇連場 香港蒙羞

凌鋒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2日訊】今年春﹑夏之交﹐香港SARS災難剛過﹐政府亟欲重塑香港國際形象﹐提振市民信心﹐便花巨資營造鶯歌燕舞局面。首先以巨資邀請皇家馬德里球隊來香港表演。雖然使球迷們瘋狂一時﹐然而當時安排也相當混亂﹐連賣票都有問題﹐受到不少投訴﹐包括要求查帳。然而董建華的特區政府一向不去追究責任﹐當然也不懂得吸取教訓﹐對七一大遊行尚且如此﹐何況其他。

當時也決定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上旬舉辦一個“維港巨星匯”﹐邀請國際巨星演出﹐這是從中國的“鶯歌燕舞”學到的靈感﹐另外也認為可以以此吸引國際遊客。為此﹐政府決定以八千萬港元補貼為這次匯演“包底”﹐顯然對演出充滿信心。哪裡想到香港特區政府已經是一個跛腳鴨﹐問責高官成了卸責高官﹐所以這樣一個挽回面子的事﹐反而成了丟面子的事﹐這場鬧劇越鬧越大。

“巨星匯”由當時仍未辭職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提出﹐具體由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負責﹐香港美國商會協辦﹐現任商會會長是詹康信。在這裡先介紹這兩位人物﹐他們有中國名字﹐但是都是廣東人稱呼的“鬼佬”。盧維思是現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的愛將﹐以足智多謀見稱。他在九七年前就放棄英國護照而入籍中國﹐但是大概血緣始終有問題而不能受到重用﹐甚至被稱為“假中國人”。詹康信在香港居住很多年﹐並非“過客”性質﹐也可說對香港和中國政治文化頗為了解﹐今年七一﹐獲特首董建華頒他金紫荊勳章﹔在這之前的6月28日﹐詹康信公然與美國國會眾議院唱反調,指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香港人的事情,不應由眾議院討論。

匯演還沒有開始﹐就出現被安排壓軸演出的“王牌”滾石樂隊不來又來的鬧劇。首先因為八千萬元的包底﹐可以想象演出費用必然很高﹐但是當局不肯透露。輿論對此很不滿﹐有的還認為滾石滾了四十年﹐已經過氣﹐不值得花巨資邀請。但是正當鬧哄哄的時候﹐十月十日投資推廣署及美國商會突然宣布,滾石樂隊由於受內地巡迴演唱檔期延誤,至今未能落實在港的演唱時間,故雙方決定解約,取消11月初來港的兩天表演。演出前夕鬧出這種事情自然引起議論﹐當局的解釋是政府尚未同滾石簽約。但是正當人們議論紛紛﹐有人還慶幸可以為庫房省回約五百萬美元時﹐滾石在14日宣佈他們將如期到香港演出﹐因為他們已經收了訂金﹔而盧維思則表示他不知道他們收了訂金的事情﹐因而要去了解。這種“不來又來”﹑“不嫁又嫁”當然更引起輿論一片嘩然﹐不知道政府在玩甚麼把戲。原來據說是美國商會開了一個信用狀﹐滾石拿到錢以後立刻宣佈“我來也”。14日當晚﹐政府宣佈15日開始賣票。由於準備不足﹐賣票情況再度混亂﹐市民怨聲載道﹐據說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因此首次爆粗口﹐成為傳媒競相報導的新聞。

問題還沒有完。10月17日﹐香港女歌手莫文蔚八時率先為演唱會揭開序幕,但是觀眾只有三成﹐然後由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創作歌手Prince接力演唱﹐觀眾才有七﹑八成。第二場18日由被譽為英國新世紀樂壇巨星的Craig David演出﹐情況也不理想﹐入座率約四成。這期間﹐當局派發贈券和抽掉部分座位以避免空蕩蕩的場面﹐甚至推遲入場和演出﹐使觀眾在門口排隊製造氣氛﹐都使輿論大為反感。由於有報導第一天有人在門口送票﹐使買票的觀眾大為不滿﹐更有市民到門口等人送票。也由於免費得來的票不珍貴﹐有的觀眾半途退場造成不良影響。20日﹐又出現香港三位歌星辭演事件﹐但是第二天他們否認辭演﹐是當局不讓他們演出﹐據說是排不出時間。

香港是一個國際都會﹐被中共收回後﹐連一場匯演都大出洋相﹐不知道將如何收科。香港重振形象變成敗壞形象﹐這個政府維持下去﹐是香港的不幸。

大紀元首發 轉載請注明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焦點》凌鋒﹕第一才子陶傑改換門庭
凌鋒:劉慧卿沒有說錯話
《香港焦點》凌鋒:劉慧卿—香港“人權教母”
凌鋒:中紀委調查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