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候選人提出政治願景無關挑釁中共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四日專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英文昨天指出,台灣最近因總統大選將至,候選人提出未來政治發展願景的各種主張,及時提醒選民應該準備面對及處理我們現在和未來所必須面臨的改變。如果不能夠站在這種立場來思考和觀察,卻指責是台灣在無事「挑釁」中共,這是眛於現實。

蔡英文是在應華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共同邀請,以「近期兩岸關係發展」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時作出以上表示。

蔡英文指出,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才能符合大家共同利益,這是各界都贊同的。但是維持穩定不能僅由單方面畫「紅線」,而應該由所有相關的國家有這種瞭解,並採取一致的行動共同維繫。因此,溝通與瞭解彼此的需要與關切問題之所在,是非常重要的事,更應該進行正式的對話。以便在認知事實及面對真相的基礎上,建立相互瞭解,共同努力。

她說,今天的兩岸關係不是靜態的關係,尤其在兩千年政黨輪替後的三年半以來,兩岸關係隨著中國大陸、台灣以及世界的改變而改變。兩岸關係改變的速度較以往為快,且在基本上有較深遠的意涵,使得台灣正處在一個關鍵的階段。中國大陸也是面臨相同的處境。事實上,太多的改變在進行當中,探討兩岸關係,不能夠忽視這些改變。

蔡英文也進一步指出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

她說,台灣是一個民主、開放及自由的社會,人民行使獨立的判斷,沒有一個的政治家或政黨可以就重大的議題,替人民做最後的決定。例如:台灣與中國大陸未來的關係發展。

台灣人民希望有自己的主體認同,但並不排除未來與中國大陸關係的任何可能發展。

台灣人民希望可以公平出席國際組織,參與活動,與其他會員交往,並且與國際社會中的一般會員一樣受到尊重。多項事實證明,中共利用主權問題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嚴重損害台灣人民的權益,已激怒台灣人民。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如同其他國家,有自己的憲法,以及依憲法建立的政治體制。中華民國擁有依法民選的中央政府,並且負責國防、預算、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民所期待的現代政府應處理的所有業務。中共聲稱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這種說法完全漠視事實,中華民國一個真實存在於國際社會,而且完全正常運作的國家。

台灣需要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經濟中前進,就如同其他任何國家一樣,因此,台灣需要深化民主,以及建立一個回應快速且有效率的政治體制。就憲法架構與制度進行檢討和必要的改革,乃是必經的過程。

軍事行動或軍事威脅都不能解決兩岸的問題,反而只會加深解決問題的難度與複雜性。中共應該努力瞭解台灣人民的期望、整個世界的發展,以及繼續致力中國大陸政治及經濟的現代化,這樣的努力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才有幫助。也就是說,中國大陸需要將自己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市場經濟,以及可與其經濟發展並駕齊驅的民主化體制。

兩岸交流頻繁,以致兩岸經濟在某種程度上相互依賴。兩岸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可以建立一個互惠的經貿關係。中共設定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對話的前提,不僅延遲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傷害中國大陸自己的經濟發展。如果就經濟面而言,目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需要,比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需要多。  

時間不一定站在中國大陸那一邊。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政治發展均面臨不確定的未來。而台灣是一個遠較中國大陸成熟且科技進步的經濟體,且其社治、法制結構堅實,如果在全球化趨勢中找到正確的定位,將有無窮的成長能量。若干國際組織均將台灣列為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蔡英文說,三年多來,台灣始終致力於建立維持和平與穩定的兩岸政策架構。兩千年陳水扁先生贏得總統大選,陳總統為顯示其充分瞭解國際社會的關切,以及準備好要面對兩岸問題,在他的就職演說中,為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定下基調。

他特別提到,只要中國大陸不以武力威脅台灣,他明確的承諾在既有的基礎上解決兩岸政治爭議,並且宣布「四不、一沒有」。在陳總統最近的新年演說中,他重述增進兩岸建設性合作關係的意願,在兩岸均加入WTO之後,兩岸應該可以建立一個互利的架構。這些善意的聲明顯示出台灣民主化的成果,政府需要結合國內不同的政治見解,致力於改善兩岸關係。

蔡英文認為,由於台灣與大陸地理位置相近、語言及文化背景相似,兩岸經貿關係快速成長,以致兩岸經貿已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不能忽視此一現象,而需要採取調整的作法,以應對全球經濟下的兩岸經貿現況。近三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已經積極展開兩岸經濟政策的調整及長程規劃,放寬投資及貿易相關限制。

有關最近世界各國所關切的中華民國憲法改革問題,蔡英文認為,這是陳總統必須面對另一個現實,也就是,經由我國憲法架構與制度的改革,才足以深化台灣的民主,並為台灣未來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發展注入新的力量。因此,陳總統呼籲制定一部新法律,並且據以建立一套體制,以實現現行憲法中即賦予人民的公投權利。他同時呼籲全面檢討並修正現行憲法,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

今年六月二十七日,陳總統正式宣布政府準備就核四及其他重大公共議題舉行公投。九月二十八日,陳總統宣布在二00六年之前制定新憲。這些政策是經由憲法改革,進行深化民主及強化主權在民的具體作法,也是陳總統強化台灣憲政體制願景的重要構成因素。

蔡英文指出,台灣現行的憲法是在一九四七年制定的,過去數十年間,憲法曾因應時事數次修正。由於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台灣面臨較以往嚴峻的挑戰,必須致力於消除任何會造成無效率的因素。現行的憲法在很多層面是過時的,其所建立的政府結構及政治體制,當然無法提供現代社會有效率運作的基礎。因此,多數台灣人民支持重新思考,並採取必要的行動。

這是台灣必須走的民主之路,而且需要凝聚全民的共識來實踐。就台灣政府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對增進台灣社會及人民的福祉,以及長遠兩岸關係的發展是有助益的。我們需要一個快速回應且更有效率的政府,以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蔡英文最後說,陳總統提出憲法改革計畫的同時,他仍然強調兩岸政策的基本並未改變。他希望中國大陸以及國際社會正確地闡釋他的憲法改革意圖,不要扭曲他所提出的計畫,而阻礙台灣的民主發展。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要瞭解民主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包括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發展所扮演的角色。

相關新聞
以總理高級顧問:以國接受拜登的加沙計劃
澤連斯基指責中共阻擋他國參加和平峰會
澳洲副總理:中共的行為令澳存在安全憂慮
南海問題上交鋒 菲律賓總統懟中共少將戰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