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龔小夏:「西班牙流感」:來自廣東的病魔?

【大紀元11月23日訊】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很少有什麼事件能夠比大規模流行病對人類歷史產生過更大的影響。這裡是幾個簡單的例子:

十四世紀歐洲流行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令歐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十五、十六世紀歐洲殖民者帶到美洲的傳染病,包括天花、流感、鼠疫等等,導致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印第安人的死亡;

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間發生的世界性流感,造成了至少兩千萬人的死亡,是剛剛打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數字的兩倍以上。

傳染病儘管比所有其它的天災人禍奪去了更多人的生命,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歷史的進程,但是在歷史記載中卻往往被一筆帶過,所佔的篇幅恐怕還比不上戰爭的千分之一。究其根源,也許人們將傳染病看作人類無法控制的天災的緣故。其實,隨著科學的發展,病理學家日益認識到,傳染病更多是人禍。最近對一九一八年那次流感災難的研究,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一九一八年那場災難到底是怎樣開始的呢?

(一)死神來襲

一九一八年的春天,人類還正被困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噩夢中,誰也沒有料到另外一場更大的災禍卻在悄悄向人們襲來。

最早感受到這場災禍的是美國人。二十一世紀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美國,在二十世紀初年儘管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在軍事上卻沒法與歐洲老牌大國相比。美國當年的軍事力量不過相當於歐洲的中等國家。在歐洲戰爭如火如荼之際,遠隔重洋的美國卻基本置身事外。只是到了一九一七年四月,由於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給美國海上利益帶來了重大損失,威爾遜總統才決定參加協約國作戰。於是,美國政府在中西部地區設立了大批新兵訓練營地。

這年春天,在美國堪薩斯州一個叫凡斯頓的訓練營裡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感冒。在那座能夠容納兩萬六千人、方圓兩萬英畝的訓練營裡,居住和衛生條件都很差。除了大兵之外,還聚集了幾千匹軍用的馬和騾子。光是必須清除的騾馬的糞便一個月就達到九噸之多。糞便沒有地方堆積,只好一概燒掉。衛生條件差之外,還加上氣候惡劣。這個地方冬天寒冷,夏天炎熱,春天又刮沙塵暴,一年四季裡都有不少士兵得病。

一九一八年早春的三月九日,凡斯頓一帶又刮起了沙塵暴。蔽日的黃沙中夾雜著腥臭的馬糞細屑,令人畜無不窒息。到星期一早上,軍營裡的一位廚子得了感冒,開始發起高燒。隨後,一位接一位的士兵和軍官出現了同樣的症狀。到中午,生病的人已經超過了一百個。在這個倒霉的星期結束以前,凡斯頓軍營倒下了五百多位官兵。不久,死神也開始降臨。

可是,肯塔基軍營的流行性感冒並沒有引起外界多少注意。在抗菌素還沒有發明的那些年代裡,感冒本來就是一種足以致人以死命的疾病。何況在那個世界上到處充斥著用槍炮和毒氣大量製造的死亡的春天,感冒奪去的幾百條性命實在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於是,流感的瘟神便悄悄地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肆虐開來。肯塔基一帶的軍營裡不斷地飄出了死神的氣息。

這次的感冒來得的確奇怪。往時,病魔最先擊中倒下的,一般都是老弱病殘。可這回確是年輕力壯的男人首當其衝,好像老天爺還嫌戰爭死的男子漢不夠多似的。中西部的軍營倒下了一批還沒有來得及上戰場的士兵,到五月份加利福尼亞一所有一千九百人的監獄裡竟然也病倒了五百多名囚犯。後來人們發現,這種病與西班牙在當年二月份出現過的流感症狀非常相似,因此這次的流感被稱作「西班牙流感」。

要是在今天的美國,幾千人同時患一種病,而且還陸續有人死亡,歐美各國的疾病控制中心還不忙懷才怪。世界衛生組織也一定會將美國這些地方劃為疫區,出來的人都要受到個別檢疫。歐洲甚至有可能根本就將這些地區的美國遊客擯絕門外。可是,在歐洲戰事吃緊、而人類對傳染病只有皮毛的認識的情況下,一九一八年春天瘟疫開始流行的同時,美國在三月份向歐洲派出了八萬四千名部隊,四月裡繼續增兵十一萬八千人。誰也沒有想到,士兵們攜帶的武器,遠遠沒有他們攜帶的病菌那麼可怕。在跨越大西洋的途中,騎兵隊伍裡已經有三十六個人得了流感,下船的時候有六個人已經躺在了棺材裡。瘟疫的幽靈開始在歐洲的徘徊。

病毒沒有盟友,只有受害者。沒有多久,協約國與同盟國兩邊都陸續有越來越多的官兵開始被流感擊中。夏季開始,歐洲戰場處處因病告急。英國軍隊僅僅在六月份一個月裡就病倒了三萬一千人。原先部署好的進攻戰役由於部隊大量減員而不得不推遲。很快,病毒越過太平洋、印度洋、高加索山脈而傳遍了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到盛夏時節,世界各地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流感中喪失了生命。

這個被死神籠罩著的夏天逐漸過去了。不少人以為隨著秋季和冬季的到來,疫情會逐漸減輕。殊不知,夏季的瘟疫原來才不過是這場空前的悲劇的序幕。秋風剛起,本來似乎已經開始緩和的疫情卻又捲土重來,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更大的災難。

一九一八年秋季,同盟國的失敗基本已經成了定局。在戰爭最後階段裡,美國東北部的大都市波士頓的港口擠滿了來往於歐美兩大洲之間的船隻,流感病毒又從歐洲來到了這裡。九月,波士頓的人開始大批生病,而且病毒很快從這裡傳到美國各地。更不幸的是,戰爭的後期美國人中愛國主義情緒高漲,各地紛紛舉行遊行集會。這種人群聚集的場合給了病毒以大規模傳播的極好機會。九月二十八日,在費城一次二十萬人的機會之後,當局發現有六百三十五人隨即病倒。而且這次的病毒比上一次遠為兇猛,春季與夏季的流感中,患者的死亡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一,這時猛增到百分之二點五。僅僅在十月份一個月,美國就幾乎有二十萬人死亡。

同盟國於當年十一月十一日投降,協約國各國人民舉行盛大慶祝。美國各地的人都湧向公共場所,每天都有集會遊行等群眾性活動,連威爾遜總統本人也在一九一九年初談判結束戰爭的《凡爾賽條約》期間病倒了,所幸的是,威爾遜沒有被病魔奪去生命。歐洲的流感在這期間也愈演愈烈。公共衛生部門發現流感屬於呼吸道傳染病,於是採取了鼓勵人們到公共場所時帶口罩的辦法。這大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行的帶口罩運動。

醫學界與歷史界估計,當時全世界的十八億人口中有五分之一被傳染,美國被感染的人口更是超過了四分之一。流感病毒一直肆虐到一九一九年夏季,之後跟它當初神秘的出現一樣,突然又神秘地消失了。美國死亡了六十至八十萬人,德國四十萬人,英國二十二萬八千人。美國的人口平均壽命因此而降低了十年。

雖然這期間歐美的報紙上每天都充斥著當地流感的噩耗,人口損失最多的卻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的南亞次大陸。在這片貧窮而缺醫少藥的土地上,流感的死亡率翻了一番,達到百分之五。英屬印度與土邦的死亡人數相加,一共有一千六百萬人。全世界的人口死亡數目估計在兩千萬至四千萬之間。要知道,剛剛打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縱然空前殘酷,但戰爭死亡人數大約是一千萬,遠遠比不上流感所帶來的災禍。

(二)病從廣東來?

「西班牙流感」,這個來無影去無蹤的惡魔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呢?八十多年後,雖然醫學相對已經高度發達,一九一八年的惡夢仍然在干擾著醫學研究人員的睡眠。儘管有了抗生素,有了各種疫苗,但艾滋病、易波拉、瘧疾等等各種致命的傳染病毒依舊在威脅著人們的生命。醫生們知道,在交通運輸高度發達、人口高度密集、世界高度城市化的今天,全球性大規模瘟疫的爆發不僅可能,而且只不過是個遲早的問題。借助基因研究等等先進手段,醫學界加緊了對一九一八年流感的研究。一九九八年二月,在西班牙流感爆發八十週年之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個軍用病理研究所裡,冷藏著一個流感死亡患者的肺。這位患者當初是波士頓軍營裡一名二十一歲的列兵。根據病歷上的記載,他在一九一八年九月十九日患病,一星期後死亡。在這個保存下來的肺中,研究人員找到了當年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後來,又在另外兩名患者的遺體上找到了更多的RNA樣本。

將這種包含著病毒遺傳基因信息的核糖核酸與其它已知流感病毒比較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病毒在發作之前大約已經在人身上潛伏了幾年,人類之外會受感染的還有禽類或畜類。另外,該病毒與另外一種所謂「豬流感」的病毒非常相似。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流感起源於東亞地區,最早是由豬或其它家畜傳染給人的。豬流感曾經於一九七六年在美國新澤西的一個小鎮上爆發。流感一出現,就被當時的醫學界認定症狀與西班牙流感極其相似。這一發現在美國引起全國性恐慌,幾乎人人都立即趕去注射流感疫苗,結果流感被完全成功地控制在這個小鎮的範圍內。自從那時起,美國政府就一直在推動每年的全民性流感疫苗注射。

對一九一八年流感病毒再進一步的基因圖譜研究發現,西班牙流感與豬流感的起因,都與鳥類攜帶的病毒有關。而且基因中揭示的病毒歷史,要上溯到一九零五年以前。也就是說,這種病毒在一九零五年以前就已經從鳥類傳到了人類和家畜的身上。

那麼,在一九零五年之前有沒有哪個地方已經出現過西班牙流感了呢?醫學界再次求助於歷史記載。仔細研究世界各地的疫情與死亡記載之後,人們在一九一八年流感期間廣州的疫情紀錄中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廣州與世界各地相同的地方,是得病的人裡面男性遠遠多於女性,特別的地方則在於,絕大部分的患者年齡在十一至十五歲之間,而且死亡率相對較低。而世界其它地區多數的患者與死者,卻是十五至三十四歲的青年人。病理學家推斷,廣東地區在十九世紀末出現過同樣的流感,使得在那個年代得過這種病的人身上有了抗體並產生了免疫力。而出生在一八九八年以後的人身上沒有免疫力,這是為什麼這次得流感的有那麼多一八九八年之後出生的人的原因。這是唯一能夠說得通為什麼廣州以情有別於世界其它地區的解釋。當然,在沒有能夠找到世紀交替之際廣州的病人身上的病毒基因,這種說法畢竟不過是猜測,但卻是很有科學依據的猜測。

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在一八八八年九月和十月曾經出現過一次流感,給人們留下了現代流感疫情的最早記載。研究流感病毒的權威、熟悉廣東與香港地區流感發病情況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教授Kennedy F. Shortridge根據資料認為,同類流感病毒起碼自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在這個地區存在,而且很可能就是一九一八年世界性流感的根源。

(三)流感病毒的溫床

自二十世紀各國醫療衛生部門開始追蹤流感疫情以來,醫學界發現,能夠追溯起源的世界性流感絕大部分來自亞洲。比如二十世紀下半葉發生的兩次重大流感,一次是一九五七至五八年的「亞洲流感」。這次流感影響了世界至少百分之十的人口。有了疫苗與抗生素,這次流感的死亡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二五,是西班牙流感的十分之一。一九六八至六九年的「香港流感」,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七十萬人死亡。經過多次流感的教訓之後,人們對這種疾病的性質與防治及其危險程度都有了相當深入的認識,因此在一九九七年,當香港出現「禽流感」導致六人死亡之後,衛生部門當機立斷,馬上屠宰了全港一百四十萬隻雞,及時制止了一場災難。

歷史記載表明,在亞洲地區裡,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又是流感病毒最多發的地帶,堪稱流感病毒的溫床。微生物學和病理學專家認為,這種現象與當地的生活方式、經濟模式、氣候都有關。

危害人類的各種病毒與病菌通常是從動物身上的微生物變異發展出來的。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病毒病菌都需要通過某種方式的身體接觸或者中間媒介才能從一個個體傳到另一個體。同時,微生物離開動物的身體能夠存活的時間有限。而在自然狀態下,動物與動物之間通常會保持一定距離,動物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遠。因此,病毒病菌通過動物之間或者動物與人之間身體接觸傳染從而演變成為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的機會相對很少。

農業與養殖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類和部分物種的生存狀態。人類從不斷遷徙變成長期定居,並且馴養了越來越多的家禽家畜。圈養的環境使得動物之間無法避免身體接觸,而且這些動物的飼料與排泄物也大量堆積,給微生物提供了最好的繁殖溫床。人類與動物之間頻繁的接觸,也就從動物那裡傳染上了各種病毒與病菌,使得大規模流行病成為可能。

而廣東地區的養殖方式,又給微生物繁殖演變提供了最好的條件。地處亞熱帶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有利於大多數微生物的繁殖。而那裡人口極度稠密,耕地稀少,最近這些年來更加是村與村之間連成一片。這裡的傳統家庭養殖業通常是人和家禽家畜居住在同一屋頂之下,至少是禽畜圈養在民居附近,人畜密切相處,令這裡成為病毒病菌繁殖演變的天堂。

微生物不僅能夠從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也能夠反過來由人類傳染給動物。每傳染到一個新的媒體上,這些微生物就會產生演變。人與動物之間不斷的相互傳染,大大加快了微生物的演變,最終有一支就會演變成威脅人類生命的健康的病毒或病菌。一九九七年在香港引起大恐慌的禽流感,就是病毒在人類與雞、鴨、鵝多種家禽之間不斷來回傳染而演變出來的。而最近令全球色變的非典型肺炎,專家認為也是這一地區裡動物傳給人類的「禮物」。

珠江三角洲地區近年來大批外來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的存在,進一步增加了大規模傳染病爆發的概率。不僅因為這些流動人口會從外地帶來各種微生物,而且農民工的居住環境往往擁擠而骯髒,使微生物的繁衍更加容易。同時,絕大部分的民工都不能享受醫療保險,許多人根本無法踏入醫院的大門。這也就加劇了流行病傳播的危險。

基於歷史與現實的種種原因,許多學者一直在擔憂廣東地區爆發出類似一九一八年流感的大規模流行病,再次給整個人類帶來天大的災禍。最近自廣東傳出的非典在世界上的橫行,再次證明了學者們並非在杞人憂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