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態工法造景 青山長在 綠水長流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4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雙溪鄉是野薑花跟山藥的故鄉,在實施生態工法整治山河之後,故鄉的特產又重現了,現在,鄉民排隊等著加入生態工法的整治行列!」台北縣雙溪鄉長林讚枝望著滿山重現的草木,以堅定的口吻說。

 「剛開始,居民根本甩都不甩我,現在,看到整治得這麼好、地價又上漲,還捐地整治河川、組隊排起清流志工隊,一起巡視南崁溪,防止有些沿溪廠商埋暗管偷排廢水!」桃園南崁溪整治工程監工許榮洲相當驕傲的說到居民的態度轉變。

  復育成功 雙溪鄉變美了

 建設一個生態城市,需要夢想,「築夢踏實」則需要一個務實的頭腦與算計,就是生態城市究竟能為個人、城市、國家創造什麼的利潤?林讚枝說,雙溪鄉是台北縣的鄉鎮,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雙溪鄉,都把雙溪鄉當成是台北市的「外雙溪」,現在,雙溪鄉慢慢不一樣了!因為,生態工法整治山河,改變了一切,改變了雙溪鄉的未來。

 「台北縣雙溪鄉后番仔坑溪」是行政院選定「二○○三年生態工法博覽會」的展示地點,林讚枝站在展示地說,才只是去年底,被納莉颱風侵襲之後的土石流沖刷,「現在站的地方根本被大小石頭盤踞,水就溢流到田裡,田沒了!房子沒有了,山也沒有了。一切,除了淒慘,還不知道有什麼形容詞。」

  結合產業 發展潛力無窮

 現在的溪流復育成功,野薑花又將開滿雙溪鄉、山藥也要重出江湖,雙溪日前才推出「野薑花大餐」、「山藥大餐」,生活跟產業結合,現在又跟環境結合,整個生態展示的環境,提供雙溪鄉未來發展的方向。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技士莊志宏指出,后番仔坑溪集水區裡,魚類共有五科十三種、蝦蟹類二科二種、鳥類有十二科十九種、兩棲爬蟲類有四科十一種,濱溪植物有五十四科一百一十四種,小小野溪可以說是生趣盎然。

 最早,這個展示區共有三十個鄉民投入整治,越做越有成就感,林讚枝說,這三十人未來可以直接轉入做為生態環境的「解說員」;當然,這些人更成為雙溪鄉轉化為生態旅遊重鎮的種子導遊。而展示區是私人土地,本來地主害怕淪為實驗的「白老鼠」,如今,除了政府的生態工程的植物整理之外,地主也種植了當地的原生植物。未來,將逐步擴大生態展示區,也是旅遊景點,繁榮將指日可待。

 桃園南崁溪一度是惡臭、骯髒,溪邊到處是違章建築,一次的納莉颱風,水淹南崁溪兩側,民眾唉聲嘆氣,只求政府趕快撥錢整治,但是民眾實在是淹怕了!只要水泥鋪厚一點、堤防築高一點,其餘免談。

 要整治,中央願意撥錢,可是,開出三個「條件」:一、要用生態工法整治,要用堆在河床上的石頭來堆砌;二、請民眾捐地配合,因為政府實在沒有錢了;三、被佔領的河川地要清除、違章要拆除。工程監工許榮洲說,「只有硬著頭皮遊說民眾,但是,一開始大家都不甩,後來誠意被感受到,有人就願意捐一部分來施工,但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有位游先生九十多歲了,起初態度硬得不得了,後來發現,施工的部分做得漂亮、扎實,有天突然自動叫我過去,要把地捐給政府做河堤。」

  地主捐地 賺到上漲地價

 以公告現值加四成計算,南崁溪整治政府沒有花一毛錢在土地徵收費用上,幫政府節省了四十九億元的土地徵收費用。表面上,地主捐地似乎吃虧了,但是,現在的南崁溪,是條美麗的河川,附近大樓興建,地價上漲、面河的樓面價差每坪一到二萬元,光是這一部分,地主則是大賺回來,加上不淹水、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價值更難以計算。

 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的統計,同樣工程以生態工法執行,以公路邊坡整治工程為例,可以節省九十%的營建經費,野溪整治可以節省四十%到八十%的經費。

 同時,可以創造生態觀光旅遊的商機,增加就業機會,爭取外匯(如果以增加兩百萬國際旅客,至少可增加外匯收入二十億美元)。

  整治山川 雇用在地民眾

 透過提供在地人一起工作機會,培養鄰里感情、社區意識,大家一起維護安全、減少災難。如南投人共同投入整治山河工作,做大地的醫生,減少社會問題。根據統計,西元二千年生態工法規模運用在九二一重建區的土石流及崩塌地整治,總計完成二千七百五十三處,雇用在地民眾超過八十一萬人次,現階段,每天還有約四到五千人上工。

 另外,在生態工程的做法上,目前也將做「人工濕地」,已經找到三個地點,準備做示範區,這些人工濕地將可以做地下水補充,避免地層下陷、缺水時可以補充水量,平時還可以做淨化水質、增加休閒活動的人工湖泊,多樣用途,多樣收益。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郭清江說,本來以為民眾會反彈,但是,沒有想到,民眾接受的熱烈度,讓整個工程進行的更順利。

  創新技術 可望行銷國際

 郭清江說,這項工程是第一次結合生態與工程專家,創造新知識領域,未來還可技術輸出,提高台灣地位,發展綠色產業,行銷國際。其實最近這項工程技術與知識,已在國際上逐漸受到重視,如薩爾瓦多共和國行文台灣,該國雨季已經過去,希望台灣能夠派人到該國去指導協助他們以生態工法整治土石流;美國科學家協會也對這項技術很具興趣,有意將這套技術用在整治中國廣東省與湖南省嚴重的土石流問題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