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研究院報告﹕四大頑症阻礙中國人才成長

【大紀元12月21日訊】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日前完成的《WTO与中國人才資源開發研究》報告指出,大量有才之士因為“硬門檻”,被摒棄在人才大軍之外。

現代快報12月21日引述該報告說﹐當前影響我國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的主要是4种久治不愈的“頑症”:

人事檔案變成卡人的“撒手鑑”﹕机關、事業、企業3种人才所有制形式之間的鴻溝,成為長期阻礙人才自由流動的關卡。

評价標准以職稱官位論英雄﹕為什么會形成人為的人才閑置和浪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認為,關鍵是目前人才評价和考核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公正科學的人才評价机制亟待建立,不應以學歷論高低,不以職位論短長,不以論文多少論英雄。

能進不能出,磨平人才銳气﹕人才管理缺少動態變化,使人才“有進無出”,讓不少人漸生暮气。

一流人才難獲一流報酬﹕由于缺乏激勵机制,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收入平均水平僅僅是職工收入的2倍至3倍,這与他們承擔的責任不相稱。

此外﹐20日在北京落幕的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也提到以下方面對人才的羈絆。

創業仍然只是許多大學生的一個“夢想”﹕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創業成為許多人的選擇。華東師范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7.6%的受訪學生有創業意向,可最終創業的卻不足2%。

人才流動將沖破机制羈絆﹕中國人才資源的市場配置机制還不成熟,計划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戶口、檔案、身份、住房、福利保障等體制性障礙,仍然是人才流動的羈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