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火星鉗著陸後暫失蹤影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道/由香港理工大學科研人員研製、俗稱「火星鉗」的「岩芯取樣器」,昨天隨歐洲太空總署的「小獵犬二號」探測船登陸火星表層。但「獵犬二」出師不利,美國太空總署(NASA)火星探測器未能在原定時間收到「獵犬二」的信號。

十二位科研人員昨天齊集理大,心情緊張地盯著屏幕,希望透過互聯網,見證由他們一手研製的「火星鉗」隨「獵犬二」登陸火星的一刻。

呆等個多小時

不過,在原定時間下午2時15分仍未收到「獵犬二」的信號,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大家心裏開始涼了半截之際,「火星鉗」概念的始創人、牙醫伍士銓,一直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電視屏幕,更曾經誤把「未成功接收訊號」的訊息,看成「已成功接收訊號」,拍手指著正在直播的歐洲太空署電視台高呼:「收到(訊息)了!」在場十多人即時簇擁到電視前,見到的卻是「No signal has been received from Beagle 2」(未收到獵犬二發出的信號),各人發現是「空歡喜」時,臉上都出現失望的神情。


究竟一個牙醫如何與太空結緣?伍士銓醫生憶述,十四年前,他在進行手術期間,不小心把牙瓷(用作補牙的物料)跌在地上,激發起他發明一個牙鉗,可以把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牙瓷鉗起來。而自小喜愛太空的他,深知乘搭穿梭機上太空的夢想渺茫,於是夢想可以把一些與自己有關的物件帶到太空。他由一九九七年開始與十多名研究員一起研製出這把港產太空鉗,更擊敗歐洲十五個國家,獲NASA選用,完成了夢想。

雖然未能收到「獵犬二」成功著陸的訊息,但負責帶領整隊科研人員的理大工業中心總監黃河清博士表示,其實「獵犬二」成功發射已意味他們的努力獲得了成功。

至於探測器能否成功發出信息,以及探鑽火星土壤,探測當中的生命奧秘,伍醫生指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賭博。但無論如何,太空鉗被歐洲太空總署採用,已是一個重要的認同,為香港在探索星球上踏出了第一步,心機總算沒有白費。

「小獵犬二號」電腦模擬圖(www.beagle2.com)

由英國製造的「獵犬二」,十八日隨母船「火星快車」探測器分離後,經過約一星期的時間,最後在火星表面著陸。按計畫,美國「火星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會在「獵犬二」著陸後約兩個半小時掠過其上空,並接收其發出的第一個信號,再把這個信號傳回地球。

不過,歐洲的地面控制中心,至今仍未能成功接收來自「獵犬二」的信號,暫時未能確定「獵犬二」是否已安全著陸火星。歐洲太空總署官員認為,未能接收「獵犬二」的信號不代表它已撞毀,相信問題與探測船著陸時角度不佳有關。

設於英國的地面控制中心,在本港時間今早六時至八時,嘗試直接從地球捕捉由「獵犬二」發出的信號,以確認登陸器的具體狀態。但至今仍未有消息。

「獵犬二」的母船「火星快車」,已按時傳回信號,歐洲太空總署預計「火星快車」已經進入預定的軌道,並預定於一月四日和「獵犬二」取得聯繫。「獵犬二」這趟任務主要是搜集火星表面的物質;而「火星快車」則負責利用可以穿透火星地底四公里深的強勁雷達系統,探測火星是否藏有地下水,同時還會利用高解像度相機,拍攝火星表面。

失音訊原因眾多

「獵犬二」這枚重約三十三公斤的登陸器,狀似一隻大型煮食鑊,配備一個微型實驗平台,其中包括裝設了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的「火星鉗」等精巧工具,原擬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荒漠,探索這顆紅星球上曾否有水份和生命跡象。

歐洲太空總署人員表示,未能接收到「獵犬二」的音訊有多種原因,例如:

●在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受損或著陸時撞毀;

●探測裝置需要一些時間打開;

●落點傾斜,跌入深洞或裂縫;

●著陸器的電波天線方向失準;

●負責轉播信號的美製「火星奧德賽」(它自二00一年起已環繞火星運作)對「獵犬二」的電波接收不良。

欲了解更多有關歐洲太空總署「火星探索計劃」、「獵犬二」登陸船及「岩芯取樣器」的資料,可瀏覽網頁www.sci.esa.int、www.beagle2.com及www.hkmars.net。(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兩窮國踞港投資移民申請前列 曝光中國人潤走途徑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港首批簡約公屋24日起接受申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