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雲南大姚地震引出的人禍(一)

【大紀元12月3日訊】亞洲時報夏海龍12月2日報導﹐雲南大姚“7·21”和“10·16”大地震讓不少人失去了生命和財產。表面上噩夢畢竟已經過去了,但許多讓人不敢相信的事卻接二連三地發生,比天災還要厲害甚至百倍的人禍正在大姚當地出現:國內外的救災款和物資大多沒到真正的災民手上,本來6,000元就能搞定的國家援建災民房,竟然要 12,000元一棟包出去。

幹部和村委會肥了,村政府甚至用救災款修建豪華辦公樓。發給災民的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東西,甚至連國內外捐贈的帳篷還要在1年後歸還給當地政府,如使用損壞者還要賠償3,000元錢。而記者在調查此事的時候,當地政府某部門的工作人員很是緊張,並且放風要買下記者的調查稿或者打斷記者的雙腿。

兩次地震災民損失不小

港商賑濟不信當地政府

今年7月21日23時16分,大姚縣曇華鄉一帶發生6.2級地震,波及15個縣、138個鄉鎮,受災較重的是大姚、姚安、永仁、武定和元謀5個縣。“7·21”地震 已造成17人死亡,584人受傷。

10月21日晚8時28分,大姚又發生6·1級地震,該地震讓大姚和大姚周邊的楚雄州其他4個縣46個鄉(鎮)421個村委會5125個村民小組116551戶490292人受災,62078戶266933人成災,因災死亡3人(大姚縣),重傷15人,輕傷41人。

兩次地震發生以後,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捐款和捐物像雪花一樣飄向了地震災區。香港某商家為此捐了價值數十萬元用來搭建防震棚的苫布;香港巨富李嘉誠先生在大姚“7·21”地震後,曾經為也包括大陸淮河大水災民在內的大陸群眾捐出了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大米;南京愛德資金會還積極的向全世界進行了募捐。

因為李嘉誠先生和大陸政府的關係,以及他的地位使然,讓他不好意思派人監督當地政府是否將所有的物資真的交到了真正的災民手中。而那個在10月18日就趕到大陸的香港某商家,在昆明購買了一卡車價值數十萬元人民幣的苫布,找到大姚當地政府民政部門的時候,對方告訴說:“我們代表所有的災民向你們表示感謝,這些物資我們以後將替你們轉交到災民的手上。”該商家當場表示,目前所有的災民已經沒有房子可住,是不是應該馬上就趕到災區進行發放。而民政部門官員則表示,如果以香港個人名義發放,他們不會派人跟隨。本來該商家是要將東西拉回昆明的,但是其考慮到受災群眾確實急需這批苫布。於是那個商家自己找了個嚮導將苫布送到了該縣六苴鎮外期地村以及附近鄉鎮數百戶災民的手中,然後沒有喝當地政府部門一口水,忍著一肚子的氣連夜回到了昆明。

像該商家的遭遇,其他行善之人同樣遇到過。在今年“7·21”地震後,香港另外一個商家的遭遇更是讓他啼笑皆非。原來他也是買了數十萬元人民幣的救災物資,準備送地震的中心——大姚縣曇華鄉過水菁村。沒想到因為地震的破壞,當地的簡易公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為當時又下著雨,他的汽車被陷到了土路的泥濘中。當他請當地的農民幫忙推車的時候,對方竟然乘火打劫,提出推車可以不過要給他們數百元的勞務費。當汽車被推上來後,那個香港的行善之人,給過農民的推車錢之後,一氣之下將所有的貨物又拉了回去。最後,是否又送了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這些事件的發生,當然不是香港同胞吝嗇或者多疑造成的,這完全是因為大陸地震地區的政府部門已經完全不能取信於人。也就是某些政府和政府官員的誠信已經受到了拷問和質疑,這與他們平時說假話、做假賬、辦假事分不開的。”香港一曾經參加過行善,最後失望而歸的一市民如是說。

災民沒得到多少實惠

村委發地震財建大樓

11月底,為了瞭解救災物資和錢款是否全部發放到了災民的手上,災民除了天災之外,還有沒有遭遇到“人禍”,記者特意趕往大姚兩次地震的地震中心進行調查採訪。

因為大姚“10·16”地震後的一個多月裏,大姚地區還不斷的有小的餘震。所以在“10·16”地震中災情比較嚴重的六苴鎮外期地村,所有的農民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睡在防震帳篷裏。一些房子雖然是土牆,並且經歷過6·2級地震,但是這些房子仍然沒有倒塌。不過許多房子的山牆已經有了裂縫。在該村也確實有部分房子被震倒,不過沒有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中拍攝的那麼淒慘。

一知情人說:“電視臺的記者來拍攝的時候,全是挑破壞最嚴重的房子拍的。甚至還在推土機的‘幫助下’完成了山體仍然在繼續滑坡的畫面。他們這麼做的原因,一是想爭取國內外捐款捐物;二就是要國家和雲南省多撥點救災資金給大姚。記者們為何這麼熱心做假,內幕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有些地方官員的請求或者授意下,電視臺的記者將災情用鏡頭做了誇大。不過,該村確實也是有幾個人被倒下的房子砸傷的。”

在一間土房裏邊,已經60多歲的一老農民告訴說:“地震是有,救災的東西是更有,不過和幹部關係不好的,休想得到值錢的。目前,他家就得到了兩床棉花胎和1袋大米。聽說這些大米是“愛德資金會”提供的。現金是一分錢都沒有得到,目前夜裏睡覺用的帳篷還是向村幹部借的。村幹部交代過,這個帳篷最多只能借用1年,在使用過程中有遺失或者損壞的要按照價錢賠償3000元一頂。”

“這些當官的是欺上蒙下誇大了地震災情,騙取捐款和國家撥款後,沒有將錢用在正道上,而是去蓋什麼政府大樓。按照大姚縣的指定的數目,外期地村將有20個農民住上國家無償援建的災民安置新房。但是到最後,這些房子被幹部以包石料和包工錢的方法“發包”給了一個草台班子工程隊。而災民自己還要自己準備木料和磚瓦。其實給工程隊的每棟房子12000元的價格,完全給農民自己就可以蓋起來了。幹部們為什麼不將錢直接交給農民,是不是工程隊的工程款裏邊有什貓膩?” 一青年農民張德財(化名)氣憤地說。

其家人則表示,就是這20棟100多平方米的農民房也不是你想要就能要到的。村裏比較富裕並且家裏還開了一個商店的村民楊昌林家就分到了一棟。而真正需要房子的農民竟然分不到房子。

家裏的房子在村裏確實不錯的楊昌林則表示,他也不知道村幹部是按照什麼標準統計的,他家確實分到了一套。至於大家所說的什麼房子,其實還正在打地基,並且施工的人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原因是許多分到房子的人家,確實拿不出賣木料和磚瓦的5,000元錢來。楊昌林還介紹了當地蓋同樣一個房子所需要的“工錢”。他說:“350個工日就可以將房子蓋好, 當地瓦匠的工錢是13元一天。”

當地一瓦匠劉師傅則認為:“至於包工頭所謂的包料就是包房基地底下一圈石塊而已。連石塊和水泥,2000元錢絕對夠了。”

而村委會包出的房子為什麼要12000元,為什麼不將錢直接給農民自己蓋,裏邊是不是真的有什麼“回扣”之內的暗箱操作?村委會幹部面對記者的來訪早已沒了身影。而一個自稱包工頭親戚的青年男子先是很熱情的請記者去他們食堂吃飯,後來又向記者大倒“蓋這些房子賺不到錢,說不定還要虧”的苦水。

在楊昌林家商店的隔壁就是外期地村委會的辦公大樓的工地,10多個工人正在對樓房的基礎做鋼筋水泥澆灌處理。一“施工員”拿出了大樓的施工圖紙。該圖是大姚縣建築設計室設計的,主樓3層,總面積360平方米,抗震能力10級,總造價25萬元人民幣。另外據工人介紹,該大樓的外牆將用外牆瓷磚粘貼,所有門窗全部是鋁合金製作的,並且將在2004年1月底完工。

“這個大樓蓋好以後,在村裏就像是皇宮一樣了,因為村裏的房子十有八九是土房,不過,蓋大樓的錢究竟是從那裏來的?就憑原來村委會的能力,蓋一個廁所大的房子都不可能,如果這些當官的拿著災民的救災款去蓋這麼豪華堂皇的辦公大樓,這些幹部真的是良心大大的壞了!你外你們去他們幹部公佈物資發放的黑板上去看看,我們受災較重的村,就得了這麼一點東西,報紙上電視上所說的誰誰捐款多少多少都到那裏去了?!”一農民憤慨地說。

另外一農民則透露,在地震發生後,中國中央電視臺和新華社的記者來他們這個地方採訪。因為有領導官員拿錢慰問災民的鏡頭,所以他和不少農民都得到了官員的慰問金。沒想到記者們剛走,他放在袋裏還沒有捂熱的錢就被有關當地幹部要走了。理由是,那錢就是一個演戲用的“道具”!

就在記者準備在12月1日去大姚縣曇華鄉過水菁村調查“7·21”地震的救災款落實使用的情況的時候,得到記者來訪的大姚某部門的工作人員早已經在大姚縣曇華鄉過水菁村恭候多時。並且還有人放出話來,要用錢買下記者的調查稿,或者找人將記者的雙腿打斷。

記者隨後通過其他辦法瞭解到大姚縣曇華鄉過水菁村的情況也是不容樂觀。一些死了人的家庭只是得到了他們本來就應該得的保險金。現在村裏也是在不斷的大手大腳的花錢,同樣的也蓋起了漂亮的村委會辦公樓。另外農民家的房子也是要自己花一部分錢來購買。為此,這個村的災民同樣是怨聲載道。(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