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對釋股爭取同酬 華航工會醞釀大規模怠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沈汝康、李文儀╱調查報導〕華航釋股案備受各界關注,華航工會為表達員工反對釋股立場,最近密集與全國產業總工會、公營事業工會大聯盟、飛行員協會和桃勤工會等單位協商,希望仿效先前台鐵工會、中華電信工會、台灣菸酒公司工會等抗爭,選擇特定時間發起大規模怠工行動,甚至準備癱瘓中正機場運作,造成國際矚目事件,藉此爭取政府正視員工權益。

  據了解,除了擔心釋股案最後演變成為國內大小財團瓜分華航,另一個引發華航員工情緒反彈的引爆點,是因華航最近在國際間公開招募約二百多名外籍機師,使得長期忍受「同工不同酬」待遇的本國機師,再也按捺不住,有意出面抗爭,確保工作權。
自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來,接連面對美伊戰爭、SARS疫情、全球經濟景氣趨緩等衝擊,陷入空前經營困境,許多大型國際航空陸續裁員減薪,國際間許多高薪機師一時反而成了失業人口。

  相對地,華航面對後SARS時代旅遊買氣回升,及亞洲對歐美進出口持續暢旺,今年不但客運收支可望打平,貨運更大幅成長,現階段已成為全球最大波音七四七︱四○○全貨機機隊,反而需要大批機師因應營運調度。

  華航今年已錄用近百名外籍機師,包括澳洲、比利時,甚至東歐都有機師來台「打工」,最近並陸續安排加拿大、新加坡等地機師面談,估計到明年底還要錄用約一百五十名外籍機師。而且過去招募外籍機師均以養成較難的正駕駛為主,大部分副駕駛則靠自行培訓,但近來連副駕駛也找「外勞」。

  本國機師認為公司為了節省訓練成本,找來素質差參不齊的外籍機師,不單阻斷國人就業管道,特別是同工不同酬的薪給制度,更可能影響機師工作心態,對整體飛安形成潛在威脅。

  華航則指出,華航機師正走向國際化及專業化,不論是本國人或外籍人士,只要能通過篩檢考試,資格能力足夠就可進入華航服務;目前在華航總計九百名機師中,本國籍占七成以上,遠比國內其他航空公司多,若將培訓、生涯規劃、退休金保障等一併計算,整體福利絕對和外籍機師相當。

  華航發言人韓梁中說,華航近來是配合部分機師退休、淘汰或機隊調度而招募外籍機師,本國機師不僅不必擔心裁員,還有往上晉升機會,工會應無必要反彈。

華航釋股誰入主? 爆土洋大戰

〔記者沈汝康╱台北報導〕航發會辦理華航釋股案峰迴路轉﹗交通部日前認為釋股價格若干計算基礎仍有疑義,將全案退回重做評估,為此,航發會連日加緊作業,預計十二月底前再度提出釋股案;據指出,這次規劃內容可能拉高釋股價格,且目前有一家國內重量級食品業者,已明確表達承接股票入主華航的意願。

  據指出,這家業者經營業務項目涵蓋飲料、食品、禮品等,旗下也有連鎖超商型態門市及物流配送系統,但過去並沒有航空相關業務經驗﹔這次計劃大手筆投資華航,主要著眼於供應空中餐飲一向利潤良好,未來等於是一個成長潛力驚人的餐飲供應市場,因此有意介入華航經營。

  按航發會釋股規畫,目前持有的華航七十一%股份,將分兩階段釋出,第一階段釋出約三十六%,第二階段再釋出剩餘部分﹔其中第一階段又分為先釋股廿至卅%,待觀察一段時間後,再決定剩下十六%或六%是否釋給同一對象,以符合現行法令對外資持有本國航空公司股份不得逾三分之一的規定。

  據了解,雖然交通部一再宣示華航釋股應以吸引策略投資人為主,希望引進世界一流航空業者改造華航,但同時宣示投資人不限具航空背景者,引起各界不同解讀,認為政府也不排除一般投資人參與,可能是考量若由國內投資者入主華航,可免除重要國籍航空落入外人手中的顧慮。

  消息人士表示,新加坡航空先前確曾向華航表達投資意願,但就是因為受到主管機關遲未明確表態影響,新航對此案也就抱持順其自然的態度。

  華航內部明顯較為歡迎新航參與投資,認為對華航日後發展有利,對於「食品集團」有意接手,許多員工表示難以接受﹔交通部則認為,華航釋股案還需進一步評估,但現階段並無明確釋股對象。(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