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手新腳新生活 阿敦圓夢返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來台接受治療的伊拉克男童阿敦,昨天伸出他新裝的右手與大家握手,還用穿戴義肢的左腳表演踢足球,不僅如此,翻觔斗、騎腳踏車…也難不倒他。

 帶著新手與新腳,阿敦後天就要回伊拉克了,他感謝台灣人的愛心,並希望有更多像他這樣因戰爭而失去四肢的小朋友,能夠得到幫助。

 十二歲的阿敦在今年初的美伊戰爭中,失去了右手與左腳,也讓他想當司機的夢想破碎,所幸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與遠東集團的協助下,於十月二十七日來台接受治療,在前天完成手部大拇指扶正及左腳削骨手術後,將於後天離台,昨天先舉行了歡送記者會。

 負責治療阿敦的亞東紀念醫院院長朱樹勳表示,阿敦來到台灣時坐著輪椅上,他還記得當時阿敦把失去手掌的右手藏起來,而且不敢直視自己的手腳,在治療期間,阿敦鮮少笑容,沒有眼淚,話也不多,但他現在卻高興地到處和大家握手,整個人也變得開朗。

 朱樹勳指出,醫療團隊原考慮要恢復阿敦右手機能,不過,他的父親不願意阿敦失去僅剩的一根左拇指,因此才做了一隻假手,滿足手部的社會與心理功能,同時考量阿敦還會再長大,新手還加大了一點,至於義肢的長度,也是讓阿敦長到十七歲都沒有問題。

 對於新手與新腳,阿敦相當滿意,阿敦的翻譯艾力說,阿敦第一次穿上義肢時內心非常激動,還說他很想跑步,想起兩隻腳站在地上的感覺,竟興奮地流下眼淚;而這個月初,阿敦已經能夠在台北清真寺的院子裡玩他最喜歡的踢足球,小朋友嬉戲時的追趕跑跳碰,對阿敦來說一點也不難。

 至於想當司機的夢想,伊甸基金會認為還是有機會,但阿敦卻說要交給「阿拉安排」,不過來到台灣已經完成他夢想的一部份—就是有新手新腳、去看伊拉克看不到的海、擁有一台相機。

 離開伊拉克四十多天,阿敦很想念媽媽,想要趕快回家,但他永遠不會忘記在台灣的一切,而回到伊拉克後,他希望能去上學,和同年紀的小朋友一起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