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挑戰(1)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月19日報導) 中國在去年全球經濟疲軟的時候依然取得了經濟增長百分之八這個令人驕傲的業績。但是一些學者對這個數字表示質疑。他們認為,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面臨一些嚴重問題。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就這些問題請教了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討論了中國去年經濟增長幅度是否可信,數字背後是否有貓膩,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面對的主要挑戰等問題,並撰寫了“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挑戰”的系列報導。

*經濟統計數據可信性*

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靠不住已經是學術界辯論的老話題。去年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環境中,中國再次放了一顆衛星,宣布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達到百分之八,超過了原來預測的百分之七點幾。約翰-伯賽爾森在《亞洲時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國家統計局在十二月八號就公布了這個數據,當時全國的增長統計數據應該還沒有完全出來。在工業化國家,要得到全部的數據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中國經濟這麼龐大,經濟部門這麼多,這麼複雜,在數據不完整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得出準確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數據?

*總值報告嚴重矛盾*

文章引用上海匯豐銀行經濟師曲洪彬的話說,國內生產總值報告中的一些數據顯然存在“嚴重的矛盾”。按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數字,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應該再提高一倍。媒體引用曲洪彬的話說,固定資產和工業生產的增長幅度可能被誇大了20%到50%。旅居美國的中國大陸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增長除了表現在數字上,實際的經濟情況根本不是那碼事。何清漣說: “中國出現了很多和它自己宣稱的與經濟增長不符合的現象。因為按照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保持這樣高的速度,隨之而來的其它一些指標也必然相應增長。如就業率,物價持續上漲等。從這幾個指標看,中國都沒有出現。這些年來只出現了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下降,因為老百姓的購買力很低,市場萎縮。”何清漣說,就業率從1998年開始,每年增長不到百分之一。去年只有百分之零點二六,等於沒有增長。何清漣說,如果這些經濟增長的必然現象都沒有,怎麼能夠讓人相信中國經濟在持續高增長呢?

*百分之八可以相信*

前兩年曾因對中國經濟增長統計數據提出質疑而在中外學界掀起一場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真偽問題辯論的美國經濟學家、賓州匹茨堡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出人意外地對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百分之八表示相信。羅斯基教授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這個數字當然是可能的。我認為2000年,1999年或者1998年都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增長。這是中國在過去五年中第一次拿出了一個看上去說得過去的數字。”羅斯基說,去年的情況比較複雜,一方面存在不少經濟疲軟的跡象,如消費需求下降,失業增加,價格下跌。但另一方面,也有迅速增長的數據,如鋼鐵生產。去年中國生產了一億八千萬噸鋼,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而且鋼鐵價格也沒有下降,比較穩定,可能還有所提高。另外中國還進口了一些鋼材,所以可以認為中國去年生產的鋼鐵都找到了買主。沒有相當的經濟活動是不可能吸收這麼多鋼材的。

*百分比方法錯誤*

羅斯基教授還指出,去年中國吸收的外資大幅度增加,特別是日本投資增加幅度很大。另外,私人企業發展也比較快,汽車市場急速擴大。回顧美國汽車的發展就會發現,汽車市場能夠帶動許多行業,是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但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認為,爭論中國經濟增長是百分之八還是百分之三犯了方法錯誤。程曉農說: “中國是一個從計劃經濟的基礎上走向市場經濟的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留給中國的不僅僅是一個制度性遺產,有很多計劃經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一個經濟結構的遺產。也就是說,在計劃經濟的盲目、瞎指揮下,經濟結構本身是扭曲的。大部份企業的生產能力過剩,擁有大量的冗員。在這種情況下,大部份企業要想正常盈利,按照西方的標準是做不到的。”程曉農通過對美國經濟在1955年到1990年的增長變化的分析發現,如果經濟增長在百分之二左右,企業基本是處在不增長也不縮減的狀態,也就是介於經濟增長和衰退的臨界點。

*中國經濟衰退景像*

程曉農說,由於中國企業效率低,冗員多,經濟增長的臨界點就大大高於美國,大約在百分之七到八。如果增長低於這個幅度,中國的企業就會大幅度虧損,失業就會大幅度上升,銀行壞帳就大幅度增加。程曉農說: “這一點是中國的國家計委等負責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部門非常清楚的一個基本常識,從八十年代以來就是如此,直到現在還是這樣。但是改革開始,特別是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和經濟學家們逐漸有意識地,出於宣傳上的考慮,迴避這樣一個事實。”程曉農的結論是,分析中國的經濟狀況,不能夠只看增長數字,還要綜合分析各種經濟現象,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數字跟美國的經濟增長數字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如果用美國的標準來看待中國百分之八的經濟增長率,那就等於說中國的經濟狀況已經達到超級繁榮的程度。但是在中國,除了上海等少數窗口以外,人們實際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接近衰退的景像:物價持續下跌,失業超過20%,消費者需求萎靡不振等。程曉農指出,那些認為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學者們就是沒有弄清楚中國百分之八的真正涵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玻利維亞動盪不安桑傑士總統內閣總辭
林偉棠:鄧小平遺臭萬年
中國大陸逾五萬名兒童被外國家庭收養
美國對北韓威脅撕毀停戰協定嗤之以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