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體評哥倫比亞號悲劇的影響

標籤:

【大紀元2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莫斯科2月3日報導) 在經過了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兩天休息後,星期一出版的俄羅斯各家主要報紙都在頭版大量報導和分析了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的後果。俄羅斯媒體認為,哥倫比亞號悲劇將對未來國際太空站的命運以及俄羅斯的宇航工業產生重要影響。

*俄宇航員可能失業*

《獨立報》分析說,哥倫比亞號的悲劇立刻對國際太空站的未來運轉帶來威脅,因為國際太空站離開航天飛機是不能正常工作的。接下來也將會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太空發展計劃。因為俄羅斯目前太空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是為國際航天站的運轉提供服務保障。該報認為,如果美國暫時凍結對太空方面的投資的話,俄羅斯的宇航員也將會失業。

俄羅斯媒體認為,1986年的那次航天飛機失事後,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在三年的時間裡停止了航天飛機飛行。這一次的事故要比上一次複雜,對事故調查需要花費多長時間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找到事故原因之前,沒有人敢冒險作出決定讓航天飛機繼續飛行。

*國際太空站物資供應堪憂*

俄羅斯有關專家認為, 目前國際太空站上人員運輸的80%以及貨物運輸的90%都是依靠美國航天飛機來完成的。雖然可以動用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以及進步號貨運飛船代替航天飛機完成向國際太空站運送人員和物資的任務,但是聯盟號和進步號的運輸能力非常小,而且俄羅斯目前航天工業的資源和潛力也十分有限,依靠這一途徑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比如進步號貨運飛船的載貨量不超過2.5噸。但美國航天飛機的運載能力卻能達到30噸。航天飛機每年可以完成4班向國際太空站上的飛行任務。這其中包括向國際太空站上運送20噸重的水、食物、科研儀器以及60噸重的用於建造國際太空站的建築材料等等。

俄羅斯《商人日報》分析說,可以延長宇航員在國際太空站上的生活期限,比如從目前的4個月提高到半年,這樣可以一方面減少貨物和人員的運輸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繼續保持國際太空站運轉不出現危機,但即使如此也需要俄羅斯每年發射8艘進步號貨運飛船。但俄羅斯目前僅有能力每年發射3艘進步號貨運飛船以及2艘載人的聯盟號飛船。

*太空站可能無人駕駛*

另外,俄羅斯宇航部門有關官員也已經表示,俄羅斯現在手頭僅擁有兩艘聯盟號飛船,估計今年向國際太空站運送人員沒有問題。但是明年以後卻很難說。因為建造聯盟號飛船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即使現在開工建造的話,也需要2005年才能完工。而且俄羅斯也沒有這方面的資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今年為國際太空站計劃的撥款是17億美元,而俄羅斯在這方面僅僅撥款1億2千萬美元。俄羅斯媒體認為,在目前的這種形勢下,非常大的可能性是,未來使國際太空站處於無人駕駛的自動飛行狀態。

但俄羅斯有關專家認為,這並不是一項最好的解決辦法。俄羅斯宇航員烏薩喬夫對此分析認為,讓國際太空站處於無人駕駛的自動飛行狀態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和平號的經驗已經證明瞭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宇航員必須應該呆在國際太空站上以便對太空站進行管理、操縱和維護。撤退宇航員的做法並不是明智的。

俄羅斯媒體認為, 美國,俄羅斯以及參加國際太空站計劃的其他國家的官員和專家們顯然應該立刻協商討論國際太空站的未來命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川普:若將他軟禁或監禁 美國公眾或很難接受
Costco高級會員資格四大缺點 鮮為人知
美國惡劣天氣發威 房屋保險漲翻天
機密備忘錄:川普被定罪對搖擺州選情無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