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华人好学的美德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訊】新年伊始,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今年假期澳洲和国际没有什么大新闻。西人有一个讲法,没有大新闻是好新闻,所谓耸人听闻的消息不见得是好事,希望这表示2003年会是顺利的一年。

在媒体上看到,华裔子弟在维州(或者其它州也一样)高中会考“状元榜”上有多位金榜题名。这是历年来的惯例。华人鼓励儿女读书用功,好学上进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有理由为此自傲,我也向这些优秀华裔青年衷心祝贺。

华裔青年的这种优异表现也给我们带来几个思考:第一,华人好学这个传统美德移到澳洲这个自由生活的社会,会不会(或者能不能)一代一代地保持下去;第二,保存这种表现是不是就是保持了华人好学的口碑,这是不是我们华人在澳洲必要的要求;第三,这个好成绩是表现我们华人好学,还是只是“好”成绩。

移民后代勤奋读书状元辈出的表现并不是只有华人才有的,以前其它族裔移民也特别注重第二代的读书,除了语言辅导之外还参加很多补习班。可是这种情形到第三代就表现不同了,让儿女更多自由选择和顺其自然的发展比较前两代普遍了。现在这些年轻华裔状元差不多都是新移民第二代,可是其它族裔老移民的第三代之后已经没有这种突出表现了。那么华人新移民第三代会怎样?差不多10年之后就可以看得到华人新移民第三代的表现了。

我是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续有突出表现。可是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希望下一代继续要有这样的表现。华人在澳洲多元文化社会被平等的原因是不是我们表现特别出色?比如学习优秀、状元辈出,假如我们一定要靠这种表现才被接受的话,那么长期来看我们不仅会背上一个包袱,也会不得不付出很高的代价。

另外一事,成绩好是不是就是学好了。以前澳洲很少有中学补习,舆论认为有一种补习能真正学到一些东西,另一种补习是教怎样应付考试,也有认为补习影响了青少年个性,造就了只想赢、输不起的后代。所以主流社会比较看不起补习班学生。事实上,澳洲教育结构跟中国教育结构不同,澳洲保证失败过的也有机会,不是一次就决定人生未来的。澳洲高中生毕业生差不多有四分之三可以进大学,中国目前可能跟澳洲相反(因为中国毕竟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是澳洲教育近些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澳洲竞争国际市场发展教育出口后,大量招收“文凭为上”国家的学生,使到澳洲高等院校有很大压力。这种压力已经对澳洲教育的长处产生影响,最新调查证实澳洲大专院府作弊行为严重,80%受访学生承认曾经有过作弊行为。这对拥有“好学”美德的华人也产生了压力。上星期,墨尔本RMIT大学一位华人学生,因为买枪手替身考试被正式送上法庭(枪手也是华人,也将被送上法庭)。假如找替身考试争分数也算是要不给“华人好学”抹黑的话,我们宁愿不需要这个美誉了。

15th Feb 2003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中領導人會談 被禁澳洲產品成國宴佳餚
李強訪澳:中國將對澳洲實行單方面免簽
「現金不會崩潰」 專家:幾十年內仍會存在
澳洲成為亞洲房產投資者首選目的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