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心得

院子中的小紅球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日訊】

球兒,學校的球兒還在院子裡,沒有拿進去‧‧‧‧‧‧下午,我去學校接四歲不到的兒子回家。拉著兒子的小胖手剛走出他們教室所在的院子大門,兒子忽然停下來說:「球兒,學校的球兒還在院子裡,沒有拿進去。」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透過院子的柵欄,發現有一個紅色的玩具球兒躺在裡面濕漉漉、泥濘的草地上。

兒子說:「我把它拿進去,交給豪斯小姐吧!」呵護孩子幼嫩的心靈當時下著小雨,風很大,來接孩子的家長們正和孩子們從裡面走出來,我沉吟了一下,又走近那個球兒,仔細看了看,確實是完好的,像是被遺落在那裡的。我鬆開兒子的小胖手,說:「好吧!」兒子靈巧地逆向穿過人群,跑回院子,撿起那個小球兒,又向教室的方向跑去了。

站在那裡,我忽然想,剛才有輕微的一念閃過:「讓孩子不要管,因為有風有雨,還有這麼多往外走的人。」可是如果在此時因為這些理由而拒絕孩子的請求,強拉著孩子往外走,可能會使孩子很不高興,大家也都不會愉快。實質上家長如果做那樣的決定,必定是出於一個自私的考慮:「費事兒、耽誤時間、孩子就該聽我的話。」然而,如果想到的是,孩子所想做的是一件好事,自然要支持、要尊重他,那風雨等等就根本算不了什麼了。

如此一來,孩子那一顆純潔善良的心會被保護得很好,我也會懷著一份怡然的心情在這裡等,看著那小小的兒子,去做一件他認為最自然不過的小事,因為媽媽和老師都教他玩具玩完了要放回原處。 不圖一時方便少困擾耽誤時間了嗎?這整個過程最多只不過需要五分鐘,而我不知道如果我的行為不符合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以致對他產生了不良的影響,若要再糾正過來,需要多少時間。

這個不良的影響可能是孩子知道了人會說一套做一套;知道了一點點小的困難就可以作為不做該做之事的藉口;知道了自己的舒適方便比一些好的行為準則更重要。此外,如果我想圖個方便,不被一個不是自己家的小球所打擾,因而使孩子也學著怕苦怕累,以致以後不去收拾自己的玩具,那又會給我帶來多大的困擾。

現在有很多家長說,孩子難教育呀!其實,不是孩子難教育,而是家長受不良的社會風氣、敗壞的觀念所影響,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事往往出於自私的考慮,那根本是無法教育好孩子的,只有當自己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事按照正確的原則時,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那麼什麼是正確的原則呢?「真、善、忍」,我認為這就是正確的原則。當我教給孩子做事要先考慮別人時,不是說教,我知道只有克服自己的弱點,真誠地努力地去做到才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只要我的行為確實符合了這個原則對我的要求,那真是威力巨大。我聽到有很多人對我說,你的兒子是一個難得的好孩子。我也能覺察到這一點,但我知道,他的變化是和我的變化相輔相成的。

一個小小的孩子,他是那麼的純潔,沒有一切觀念,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該怎麼做,他會把你所說所做的牢牢記在心裡,然後再表現出來。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真誠的,只要你努力做到更「真、善、忍」,他們會比你做得更好。 不到五分鐘,我的小小的兒子出來了,說:「我把球兒交給豪斯小姐了。」我沒有問他豪斯小姐是否表揚他,因為這是一件該做的小事,他做這件事不是為了表揚。但我還是拉著他的小手對他說:「你做得對。」(本文由法輪功學會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