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心得
孩子遭受霸凌有這些跡象 預防至關重要
誰都不想霸凌事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實際情況卻十分驚人。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統計,僅2019年,就有超過20%的12至18歲美國學生報告稱在該學年遭受過校園欺凌,包括謠言中傷、取笑、辱罵或侮辱、推搡、絆倒、吐口水或威脅等。
【未解之謎】虎媽與雞娃
成功教育真的有規律可循嗎?虎媽教育法,是成功寶典,還是個騙局?
在家就能做的小實驗 用小蘇打和醋吹氣球
編者按 吹氣球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吹得起來,有沒有更省力的方法呢?本文作者尾嶋好美以「透過科學實驗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與自主性」為主軸,推動親子同樂的科學實驗教室。介紹如何運用小蘇打和醋來吹氣球。 用嘴巴吹氣球這件事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困難...
哪個比較冷?人體對溫度的感覺往往容易出錯
在這個「不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年代,每個人都需要有「能處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應溫度?人類對溫度的感覺相當模糊,十分容易出錯,因為人會「適應」,所以如果需要精準。用儀器測量才是最好的。
媽媽的想法有多大  孩子的想法就有多大
一九九四年諾貝爾得獎者伊西多.艾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是首位發現核磁共振〈NMR〉的物理學家。當他研發出核磁共振技術,記者訪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的回答是:「一切都要歸功於母親每天問我的問題。」「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
教導孩子收玩具 臨床心理師:融入「玩」的元素
孩子老是把父母的話當作耳邊風,怎麼要求就是不收玩具。如何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是讓父母萬分頭疼的教養難題。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向管教技巧,指引父母融入「玩」的元素,誘導孩子樂意收拾玩具,重建良性的親子互動。
孩子犯錯別急著袒護 把握導正的最佳時機
隨著都市化腳步加快,核心家庭成為主流,使得原本的品德教育系統逐漸崩塌,再加上,越來越多孩子很早就上托兒所、幼稚園,一位老師就要擔負許多孩子在校的教育責任,品德教育也更加困難。雖然現在多數孩子營養充足、身體發育得比過去更好,但心智年齡卻愈來愈低。青春期是能培養孩子的品德的最後機會。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就再也難以糾正孩子錯誤的價值觀。如果您已經長時間疏忽孩子的品德教育,請務必把握「青春期」這個階段。
如何教育孩子的一點感悟
現在多數家庭都只想生一個孩子,主要原因一個經濟壓力大,再一個原因就是教育孩子難 。今天來探討一下教育孩子真的難嗎?
每個孩子都很獨特 個性不同教養無法複製
首先該從何說起呢?就從入園參觀及入園典禮時,我們向家長們傳達的內容開始吧!也就是我對孩子們的期許。
成功教養歷程:解救沉迷電子產品的孩子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你不要管我!」「為什麼大人就可以?」當我們要孩子學習自律,縮減電腦遊戲或使用手機的時間,得到的卻是反抗的回應,該怎麼辦?千萬記住不要用強制、恐嚇或威脅的語氣,這樣會讓孩子更叛逆,只有站在孩子這一方體會他們的需要,理解他們的處境才能有效化解親子危機。
育兒錦囊:建立與孩子深度交流的管道
要拉近親子關係,須趁早找到與孩子深度交流的管道,如此就可以隨時跟著孩子們成長,無論學業上、心性上、品格上、為人處事上,都能適時提供建議與幫助,引領孩子健康的成長。
育兒錦囊:培養孩子的文學氣息
小時候一直怪歐陽爸,家裡已經很多小孩了,還找鄰居小孩來,讓我們權益嚴重損失,每次雷家大姊姊總是最早背完吃掉二瓣橘子,我就好恨、好恨,很想拿掃帚把這些人趕出去........
兩個說髒話的漂亮女生
我們的教養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能讓孩子出口成「髒」變成出口成「章」?
孩子愛鬧脾氣?用陪伴代替指責讓情緒釋放
「安靜、放鬆、回到呼吸、回到身體、回到內在,安靜感覺自己的身體。」這就是覺察情緒的好方法。
育兒錦囊:壓歲錢戰爭 教小孩理財
其實我不是一個會理財的人,但是我很會存錢。每月薪水新臺幣9千元,一年後,我存款12萬元,厲害吧!
育兒錦囊:教導孩子做家事不再是苦差事
從小做家事的人較有同理心,會體諒做家事的辛勞,出社會為人處事會替別人著想,也比較會察言觀色,在工作上就比較順心。
育兒錦囊: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妙計
陪讀最主要的是在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學日開始,直到第一次期中考結束,家長捉緊了這段關鍵時期,可省去往後長期的陪讀。這是提供給讀者的小小心得。
【爸媽必修課】正向語言 成長的必要養分
:語言的力量有多大?如何對嬰兒進行「情感」教育?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5月16日教育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歐
登山健行不難 帶孩子上山的5個理由
台灣有70%是山,在你家附近一定有幾條郊山步道,其實登山健行沒有那麼難,就是找家裡附近的步道去走走!再也不怕孩子放電沒處去!
教育孩子 只有「愛」還不夠
孩子的日常規矩養成,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除了愛,教育孩子更需要勇氣,即使管教會帶來不快,仍然必須正視衝突,不輕易讓步。
【瞇眼爸的育兒筆記】怎麼幫孩子選書?
藝術天份很高的孩子,他們對繪本的畫風十分挑剔,儘管才2、3歲,他們就本能的喜歡畫風明亮、精緻、有合理透視概念的繪本,對較灰暗、抽象、人物比例不準確的則不感興趣。
怎麼養成孩子的自律性?
最近讀了梁旅珠的教養書,以及大學指考「榜首父母」的專訪,與我自己的教養心得不謀而合:小四以前,要讓孩子養成寫功課的自律性!
【瞇眼爸的育兒筆記】迷糊,終於成為笑料
她上書法課曾忘記帶毛筆,上小提琴課也曾忘記帶琴,上學還會忘記帶午餐餐具。就連游泳課上完,在更衣室盥洗完畢,也曾兩手空空的走出來,渾然不知自己的泳具、衣物都丟在裡面呢!
媽媽也是一種專業!
全職媽媽是最認真的私人廚師、採購經理、理財師、家庭教師、營養師、心理諮商師、清潔隊長、啦啦隊與糾察隊長……
教養   不能替代
沒有人能替代父母的愛,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別具意義,也是讓孩子的身心能健康成長很重要的一環。
【瞇眼爸的育兒筆記】不打擾,培養專注的孩子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很多孩子都「集眾多長輩的寵愛於一身」,在許多大人的疼愛、關注下,孩子在操作玩具時,大人常常都投入了過多的互動,熱鬧開心之餘,卻也失去了培養孩子獨立、專注的機會。
孔子曾經特別稱讚子路說:「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我也常用這個故事鼓勵孩子。品格道德、自我理想,以及對知識的渴望,才應該鼓勵他們:要求越高越好!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許多家長都感覺很難和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交流。其實,家長只需要問問孩子他有什麼計劃,就可以讓親子關係變得融洽。青少年已經懂得什麼是必須做的,以及如何做。如果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那麼家長可以問問孩子有什麼計劃,或幫助他們制定一個計劃。這樣做不僅表達了對孩子的尊重,也將責任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規劃能力。
【瞇眼爸的育兒筆記】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女兒是一個喜愛學習的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她從3、4歲就開始大量閱讀,對自然生態、歷史人文、音樂藝術都有很高的興趣。現在,當她拿起琴來,往往都要幾個小時才放得下來,閒暇時也喜歡自己作曲。
名次是一時的 教養是永遠的
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大小考中沒沒無名,先不要氣餒,不要老是追問:「你排名第幾?有沒有考一百分?」給孩子設定一個自我比較的目標,只要他們有達到超越自己的這個標準,就該好好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