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經驗值得伊拉克借鑑?

標籤:

【大紀元4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4月20日報導) 歷經從共產黨的計劃經濟成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波蘭經驗,對戰後的伊拉克經濟有那些方面值得借鑑的地方呢?

*中央集權國家貧窮*

十多年前,隨著以蘇聯為首的歐洲共產主義陣營的瓦解,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前共產黨國家紛紛擯棄長期以來阻礙經濟長足發展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向市場經濟轉型和過渡。

回顧十多年的經濟改革和體制轉型,波蘭當年經濟改革的推手、“休克療法”的倡導者、曾經擔任過政府副總理和財政部長的萊捨克﹒巴爾採洛維奇說,波蘭的改革經驗證明,世界上一些國家之所以貧窮,除了戰亂方面的原因,就是中央集權下的經濟體制。 波蘭經濟改革所走過的路表明,限制並制約市場和經濟發展的計劃體制,結果只能是失敗,而遵循經濟規律,走市場經濟的路,才能使波蘭的經濟實現大發展。

現任波蘭中央銀行行長的巴爾採洛維奇說,經過十幾年的改革,波蘭宏觀經濟的不平衡性得到很大的改觀,通貨膨脹率指數已經從改革初期的250%,逐年下降到目前的2%,私有化程度不斷擴大,1989年到2001年累計吸引外資344億美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波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根據購買力計算已經到達8,700美元。他說:“總的說來,改革步子邁得越大,在經濟和非經濟領域取得的成就越大,而那些在改革中舉步不前的國家,情況就會一團糟。”

*伊拉克三個潛在資源*

巴爾採洛維奇結合波蘭經濟轉型和改革的經驗指出, 波蘭的經驗對戰後的伊拉克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他說,從能得到的資料來看,盡管伊拉克正常的經濟體系因戰爭被打亂,處於一片混亂之中,通貨膨脹率很高,黑市的匯率是官方匯率的3,000倍,但是,伊拉克的整體基礎設施似乎並沒有受到全面的破壞,目前整體的經濟狀況看來似乎並不比經濟改革和轉型初期很多共產黨國家更困難。他說,伊拉克有三個潛在的資源:“首先,伊拉克可以借鑑(其它國家)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經驗。 波蘭改革初期沒有前車之鑑,但是現在則不同,很多東西已經經過實踐的檢驗。例如,如何把大型企業私有化。人們可能會說,一旦開放私有制,商品短缺就會消失,但沒有人能預測這一過程要花多長時間;其次,伊拉克具有豐富的石油儲備,當然這也有好壞兩個方面,取決於相關機構如何開發。最後,外部的監督,這對於國家機構的建設也非常重要。”

*國家干預盡量減少*

巴爾採洛維奇說,任何一種經濟轉型和過渡,首先應當確立要實現的制度,通過改革和過渡要實現什麼樣的制度。然後,根據現有的經濟狀況,制定相應的政策,來實現希望要達到的制度。當然伊拉克應當建立什麼制度的問題,目前還眾說紛紜。不過,巴爾採洛維奇指出,從他親身參與的經濟轉型和過渡的經驗來看,他認為,應當盡量減少國家干預的職能,國家應當著重維持法治,制定國家運行的法律框架。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這樣的國家最適合經濟的發展;其次,這樣的國家最不具危險性,因為國家職能職權一旦擴大,在制定規則和規定的時候,總是會被利益團體所左右;伊拉克舊的勢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後,就會重新開始影響新的政權。因此,伊拉克新政權應當制定國家憲法,限制國家的職能,大力發展私有制經濟,放手讓企業在市場中競爭。

*謹防石油資源被外國控制*

不過,巴爾採洛維奇警告說,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在實行私有化的過程中,要謹防石油資源被外國投資者的控制。他建議,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在初期繼續歸國家所有的同時,不妨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團隊,對伊拉克的石油資源進行統籌開發和管理。

巴爾採洛維奇還指出,戰後的伊拉克急需進行貨幣改革,抑制通貨膨脹,保持國家穩定:“在戰後的伊拉克,進行貨幣改革是推行金融穩定的最佳途經。伊拉克現存多種貨幣,必須進行貨幣改革。值得借鑑的是巴爾乾地區的貨幣改革。這是美元以外的最堅挺的貨幣。如果採用盯住巴爾乾貨幣的金融政策,就可以避免政府任意貶值或操縱貨幣的匯率。”

波蘭中央銀行行長巴爾採洛維奇還強調,要確保穩定的經濟秩序,實行法治至關重要。這對於新制度建立的初級階段非常關鍵。不然的話,一旦錯過有利的機會,事後會更加困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家暴每年給加州帶來730億美元成本
紐約州長談仇恨犯罪 考慮恢復禁蒙面法
涉偷特斯拉機密在華建廠 中國居民紐約認罪
芬太尼奪走紐約19歲女大學生性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