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加拿大抗煞團隊傳抗疫經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加拿大多倫多抗「煞」代表團四名成員,日前在該國政府安排下,由首席公共安全官詹姆士.楊(James G. Young)領軍來台,提供加國防疫經驗。

 四名代表團成員除了分享加拿大「轉診由中央統一調配」、「降低護理人員工作時間」、「醫護人員互相提醒裝備」等防疫經驗外,對於我國防疫亂象,代表們則不認為國人須太過沮喪,表示「加拿大初期也有各種亂象,一樣曾有中央與地方的爭議。」

 至於世界衛生組織(WHO)不接納我國為成員,代表團成員之一、曾在烏干達伊波拉病毒事件中擔任世衛組織短期諮詢顧問、目前為多倫多公共衛生部助理衛生官邦妮(Bonnie J. Henry)博士表示,加拿大雖是世衛組織成員,但是世衛組織官員也未曾應多倫多的請求派員到多倫多,台灣擁有的支援不見得比多倫多來得少。

 四名代表係在五月二十日由香港抵台,二十一日分別與我國疾病管制局官員及台北市府團隊會面,並包括與行政院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副召集人李明亮及顧問李應元、目前負責調度醫療資源的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前衛生署長涂醒哲等人分頭交流相關領域的經驗。昨日上午,成員接受媒體訪問後離台,啟程前往北京。

 加拿大在面對SARS的過程中,累計共有兩百五十八個病例,可能病例一百三十八名,共二十四個人死亡,現在有七人在醫院治療。由於該國在疫情初期病例數一度高居全球第三,至今該國不但從旅遊警示區除名,也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再傳出新病例。

 究竟加拿大是如何完成這個危機任務?加國控制SARS大功臣、該國首席公共安全官詹姆士.楊在答覆時表示,對抗SARS當局需要有統一的行動,以加拿大來說,政府在疫情爆發後即結合醫學衛生專家成立一個專門小組,以科學方式追蹤疫情,同時提供政府建言。

 而該國第一個病例從二月底自香港返回加拿大,三月上旬出現疫情後,主管機關在三月二十八日即由專門小組訂定出SARS相關「工作準則」,範圍不侷限於醫藥衛生,而是包括勞工、社會、醫療與經濟等整體性的涵蓋規劃。

 對於目前我國街頭人口一罩的現象,詹姆士.楊指出,以該國的經驗顯示,多倫多沒有任何一個病例是在學校或公共場所遭到感染,只有一例是在工作場所遭感染,這足以證實SARS不會透過空氣傳染,民眾其實應該是多洗手。

 對於我國目前到處都必須量體溫的現象,邦妮教授則說,以加拿大經驗來說,除了進入醫療院所前一定要經過填寫問卷等篩檢外,很少有公共場所設置測量體溫的關卡。

 至於該國政府如何平息民眾恐慌?詹姆士.楊說,除了所有的政策基於科學依據訂定之外,同時也盡量讓民眾能充分了解這些資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