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違背慣例給「大象」兩個獎 姜文興奮叫好

人氣 6

【大紀元5月27日訊】(特派自由時報記者鄒念祖╱坎城報導)今年坎城違背以往不重複給獎的慣例,將金棕櫚獎與最佳導演都頒給葛斯范桑的「大象」,姜文對此結果感到很興奮,強調評審頒獎的考量只有一個「好」字,只要影片夠好,就可以超越一切地域、政治、慣例的考量。

  姜文表示,當初投票的結果就是把兩個獎都給了「大象」,影展大會曾提醒評審不要重複給獎,但評審們認為章程是人訂的,評審們經過充分討論才得到的投票結果應該比章程更重要。此次坎城因為尊重投票結果而打破以往慣例,姜文感到特別興奮。

  姜文不願洩露針對某部影片的具體討論過程,只強調「在重要的獎項上,大家基本取得一致,將金棕櫚與導演頒給同一個人,也是評審一致的意見。」

  記者問他是否有遺珠之憾?他說不能用「遺憾」這個詞。

  他很同意梅格萊恩所說,把這次評審經驗當作一次討論、學習的機會,如此怎麼會有遺憾?經過十幾天的討論後,梅格萊恩甚至覺得她的人生觀與藝術觀都有改變。

  姜文感覺評審團到最後已經變成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充分表達、充分傾聽」。記者問他有沒有哪位評審的意見特別有說服力?姜文回答「那是東方人的觀念,評審團裡並沒有這樣的現象,倒是幾位法國、義大利的評審常漫談到往事,一開始我與美國評審還常會問說討論到哪去了?後來才發現這樣漫談也挺好的。」

  姜文用做菜比喻電影:「菜的原料好,自然容易好吃,不能將其視為廚師的功力。」電影的題材、政治理念、傳統或新銳都不是評判的重點。電影不是拍給懂電影的人看,是拍給愛電影的人看,評審討論時都避免使用電影術語,唯一的評判標準就只有一個「好」字。

  媒體批評今年入圍影片素質低落,姜文認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坎城影展負責選片與評審的是兩批人,電影就像農作物一樣,每年的收成不一樣,有時豐收,有時歉收,某年的金棕櫚不見得就比另一年的落選影片強,這樣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否認美國影人抵制戛納電影節 新人聲勢壓老腕
重視電影音樂 戛納電影節向幕后功臣致敬
中國三位新銳導演聚首 戛納電影節明揭幕
戛納電影節今日開幕 中國蝴蝶舞翩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