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俄輸油管被俄玩弄 石油危機衝擊中國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二十多年前﹐中國的人均石油年消耗量僅為二百四十二公斤﹐遠遠低於世界一千二百一十八點四公斤的平均水平。到了一九九六年﹐中國成為繼美日之後的第三大石油消費國。與此同時﹐中國的自有油田進入低產期﹐以致中國在一九九三年就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二OO一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達到六千萬噸。有媒體稱﹐二OO五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將達到一億噸﹔二O三O年﹐中國的日淨進口量將從現在每天不足二百萬桶增加到每天九百八十萬桶。

油價上昇衝擊經濟

有人算過一筆賬﹐以現在中國每天進口二百萬桶石油計算﹐如果國際油價每桶上漲五美元﹐那麼中國每天就要多支付一千萬美元。而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已經由一九九五年的百分之六點六上昇列二OOO年的百分之二十五﹐預計到二OO五年這個數字將變成百分之三十二點五。據專家分析﹐未來十至十五年內﹐中國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大石油消費國﹐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將越來越大。

去年年中﹐美國準備收拾「流氓國家」的薩達姆後﹐石油價格一路上昇。大陸工業交通及百姓生活都受到影響。

去年十月十日﹐中國國家民航總局宣布﹐「由於受燃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飛機票價格將上漲百分之六左右。

緊接著﹐那些與石油同樣有著「親密接觸」的有車一族﹐對加油站□的油價格外敏感。他們為成本激增而懮心沖沖。

在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連鎖帶動下﹐高油價還推動了天然氣﹑煤炭和電力等其他能源價格的上漲。

二OO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在不到兩周時間裡﹐福州市務正規公司民用液化氣的瓶裝氣(十四點五公斤)零售價格均上漲了三至四元不等。

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

面對越來越近的石油危機﹐二OO一年三月六日﹐朱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首次正式提出要實施國家石油戰略。隨後﹐在全國人大會上通過的「十五」計劃中﹐「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被明確地寫入其中。

目前中國可以說還沒有自己的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據外界替中國計算的結論﹐一種說法是中國有七天的石油戰略儲備量﹐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目前石油儲備能力只能滿足十八天的生產需求。

據悉﹐國家計委已經開始制定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計劃。

中石化有關負責人稱﹐先期儲備一個月用量的可能性較大﹐按去年全國用量二億噸計﹐第一期的儲備量應在一千五百萬到二千萬噸之間﹐然後再根據財力以及實施能力增加到三個月的用量(約五千萬噸左右)。

據有關方面透露﹐中國過去沒有戰略儲備油田或天然氣田﹐但目前國家已經基本確定將新疆﹑陝甘寧﹑川渝﹑青海四大油氣區作為中國的四大戰略儲備田。

中共靠蘇聯的盧布和武器奪取華夏﹐雖然屢次被玩弄﹐但仍「九死而不悔」。現在﹐蘇聯在中國「八九民運」衝擊之下早已灰飛煙滅﹐俄羅斯人民早巳埋葬焉列主義﹐與中共在意識形態上分道揚鑣﹐但中共還痴人說夢要「聯俄反美」。在石油方面也想讓俄羅斯幫忙﹐誰知再次被玩弄。

二OO一年夏﹐中國和俄羅靳達成一項協議﹐雙方將合作修建一條從俄羅靳安加爾斯克到中國東北大慶的石油管道。這樣﹐俄羅斯的石油就可以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北起俄羅斯安加爾斯克﹐南到中國大慶的石油輸出管道﹐總長度約為二千四百公里﹑對於「中俄方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等三家公司已經聯合簽署了原則性協議﹐協定管道由中俄兩國合作鋪設。

二OO二年十二月九日﹐就在中俄雙方的各項可行性研究已經接近尾聲之時﹐俄羅斯頗具影響的《消息報》在頭版刊發了一篇題為《石油另闢他徑──東西伯利亞最大輸油管道線路可能改變》的署名文章。文章說﹐十一月下旬普京總統親自主持召開了俄聯邦安全委員會議討論遠東經濟問題﹐這次會議決定改變從俄羅斯安加爾斯克通往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線路﹐並把這條石油管道的終點改建在俄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或納霍德卡。該管道總長四千多公里﹐造價四十億美元。

日本攔截遠東石油

日本瞄準了西伯利亞的豐富資源。自中俄協定草簽之後﹐日本官員便向俄羅斯頻頻示意﹕日本正計劃將俄羅斯作為其固定的石油進口國﹐改變過度依賴波斯灣國家石油供應的現狀。

二OO三年一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俄羅斯的一項重要議題﹐正是討論這條中俄計劃修建的從安加爾斯克到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問題。據透露﹐小泉首相已經向俄方表示﹕日方願意參與從西伯利亞到納霍德卡等港口的石油管道建設。

有關人士稱﹐如果俄最終選定「遠東方案」﹐石油輸出管道將繞開中國﹐這會使俄羅斯失去中國這個穩定的石油進口國﹐而且將給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最近﹐俄羅斯能源部提出第三種解決方案﹕將兩條線合併為一條線﹐建設一條有支線經外貝加爾斯克通往中國大慶的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輸油和輸氣幹線﹔到中國的管道線路將優先開工﹐之後再從中國國境附近的中繼地赤塔轉接到遠東的納霍德卡。這一方案被認為「最大限度的符合國家利益﹐有利于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發展以及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此方案將提交給政府於三月十二日舉行的會議議上審議。

如果按照「中俄方案」﹐中國將成為俄遠東石油的惟一輸入國﹐可以簽署二十至二十五年的長期合同﹐這樣價格上會有一些優惠﹔如果俄羅靳決定修建到納霍德卡的管線﹐通過支線向中國輸出石油﹐中國就不一定能簽署長期合同﹐而且也將失去俄石油經中國出口到其他國家這一在戰略上有利的過境國地位。

西伯利亞自古是中國領土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本來是中國的領土﹐輸油管開端的安加爾斯克位於貝加爾湖畔﹐中國曆史上稱貝加爾湖為北海。現已融化於漢族的中國少數民族匈奴族歷史上就在北海附近遊牧。西漢年問﹐漢朝政府打敗匈奴﹐匈奴分成兩支﹐即南匈奴和北匈奴。北匈奴遠定歐洲﹐定居於現在的匈牙利。南匈奴被漢政府安置在山西定居。由於歷代與漢族通婚﹐早被漢族同化。安加爾斯克屬於中國毋庸置疑。

中共由於政權得自於蘇聯送的盧布和槍炮﹐從來對蘇俄強佔我西伯利亞的廣大土地不敢置一詞﹐也從來不敢向蘇聯要回被佔的中國領土。一九五七年﹐中共甚至把要求收回海參威和庫頁島的大學生打成右派。

西伯利亞的石油蘊藏量豐富﹐如果現在仍在中國手中﹐何愁沒有石油。

2003年5月前哨月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投資五十億元修建中俄原油管道
美國支持聯合國譴責北韓
俄衛生部禁止公民前往中國薩斯役地
俄羅斯防堵薩斯嚴把中俄關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