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農屋飄洋過海 博物館古蹟重現

皮巴地愛塞克博物館重建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蔭餘堂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記者何麗娟報導】成立於1799年歷史悠久的皮巴地愛塞克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位於麻州北岸的觀光麻州古城賽陵市(Salem)。該館從去年開始籌款計劃整修內部,終於在今年竣工,總共耗資一億兩千五百萬的經費,完成了一座佔地二十五萬平方呎的嶄新博物館,將於六月二十一日重新開幕讓公眾參觀。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創舉,就是將中國清朝時代建築的一棟農村的老屋「蔭餘堂」,完整的搬遷到博物館中重建,現正在博物館展示 ,使博物館原有收藏的歷史性的文化建築物增加為25座。

這棟兩百多年的古老屋宅,原來座落於安徽省的徽州縣的黃村,是一個黃姓商人所建,在當時是頗為流行的形式。五開間的跑馬樓,跑馬樓的意思是整棟樓房的迴廊成360度,可以四圍轉一圈。因為後代子孫都遷移,使得它年久失修,博物館將舊房子買下來,由專家拆卸搬運, 在遠隔重洋的美國博物館裡 照原建築的特色拼裝起來,過程複雜而艱難。經過重新整修後的樓宇仍保留它原始的風貌,除了雕刻的窗門、牆板、石刻、屋頂兩側還掛著當初建造時上大樑的五穀紅袋。室內的擺設一切保留原樣,陳列的古老的傢俱有一個可以移動的炭葐椅、中間可以放火盆保暖的雙人座,嬰兒站桶還有牆上掛的蔭餘堂祖先忌辰,石磨、一個竹竿鞋掛等都充滿趣味。

博物館重新裝修後,也特別充實中國館的收藏,這次展覽的主題是“男耕女織”,典型的中國農村風情由圖片、書籍、畫像展示出來。畫片詳細的記載女性養蠶、抽絲、煮蠶、晒蠶、到紡織成布,及男的春耕秋收的過程歷歷在目。其他還有日本館、美國館、印度館等。五十萬張的圖片、無數的藝術精品來自韓國、非洲、中東、中國等地方,該館豐富而具有教育文化價值的收藏品總值兩千四百萬,使它成為許多建築專家、歷史學者、考古學者研究的殿堂。

皮芭地愛塞克博物館開放的時間為七天,每天從十點至五點,週四開放時間延至九點,查詢網站http://www.pem.org◇(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