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切肝分割出血不到10西西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繡華╱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學中心Rachel「感恩」和Lea「大愛」連體嬰分割手術小組,昨天下午在記者會中如釋重負;因為兩個小娃兒體重只有十三公斤,且平常很會吃的「大愛」,營養卻全流向「感恩」,整個分割、切肝手術最擔憂的就是出血,所幸在手術過程中只流出不到十西西的血。

  昨天下午四時在「感恩」送出手術室後,手術小組包括院長林欣榮、副院長張耀仁、外科主治醫師李明哲、麻醉科主任李毅等人先召開記者會,如釋重負的讓周圍的人感受到分割手術的成功,隨後「大愛」出手術病房後,小兒科外科醫師彭海祁、麻醉部主任石明煌、外科主任醫師陳華宗也相繼走進會場。

  因菲籍連體嬰「感恩」和「大愛」唯一相連的器官只有肝臟,而肝臟手術最大的風險就是出血,昨天負責切割肝臟的外科主治醫師李明哲表示,當打開「感恩」和「大愛」的胸壁、腹壁,發現她們的肝臟相連處有自然的接痕,使得分割手術比預期的更容易,且兩人的腹膜接點、肝臟大小和手術前的電腦斷層掃瞄絲毫不差,手術過程也與兩次模擬手術幾乎一樣。

  李明哲說,兩人的肝臟除了實質體相連,膽、血管都是兩套,而且以超音波切肝器的力量震碎細胞,不會傷到血管和膽;手術時間稍微慢一點,主要是兩娃兒只有十三公斤,麻醉醫師希望能減少出血,只要不超過一百西西就不必輸血,危險性也大為降低,所幸血管分離過程順利,出血不到十西西;而切割過程中兩嬰的心臟、血壓穩定,要感謝麻醉部主任石明煌、麻醉科主任李毅等人的用心。

  彭海祁操刀 發揮所學

  十五年前曾在美國費城學習連體嬰分割手術的彭海祁,是花蓮唯一的小兒外科醫師,他在手術後很激動地指出,現在連體嬰的病例罕見,回國後也從未碰過,沒想到在慈濟能有機會發揮所學,幫助來自菲律賓的「感恩」和「大愛」。

  彭海祁指出,為避免胸腹部連體嬰分割病例,常併發傷口裂痕、感染的危險,手術小組五月二十日先在她們的腹部置入組織擴張器,在逐日灌入生理食鹽水,把她們相連的部位拉開,同時培養二百四十平方公分的皮膚,也使得昨天覆蓋空腔手術順利。

  石明煌指出,從「感恩」和「大愛」到花蓮慈濟,一連串的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檢查,兩人必須先麻醉再檢查,醫院也為她們添購多項儀器,包括特製規格的氧氣罩;李毅也說,因連體嬰一個有狀況,也會影響另一個,尤其「大愛」很會吃,營養卻都到「感恩」身上,而且在分割肝臟過程中,「大愛」的收縮壓八十,「感恩」的收縮壓一百一十,還好兩人分開後,收縮壓就回到正常九十。

  副院長張耀仁也指出,接下來住在兒科加護病房的「感恩」和「大愛」還需兩到三天的觀察,如果沒有呼吸上的問題,應可順利脫離危險期,也希望能順利在七月一日為她們舉行盛大慶生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