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衝擊 低價旅遊商品熱賣

標籤:

【大紀元6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四日電)受到SARS疫情影響,今年三月下旬開始,原本的旅遊旺季變成足不出戶的冰凍行情,旅遊、航空、飯店等產業成為最大受災戶,隨著疫情緩和,業者紛紛以低價商品促銷,雖然大受歡迎,但業者認為終究還是希望回歸市場,低價競爭的後果根本沒有利潤,生意還是難以為繼。

雖然台灣近幾年的旅遊市場災難連連,但旅遊相關業者都認為,這一波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打擊最重也最深,不但出境旅遊創下新低紀錄,連國民旅遊都難以倖免,可見SARS衝擊嚴重程度,隨著疫情緩和,業者要挽回人氣,只有以低價商品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像一家大型旅行社推出國內一日旅遊新台幣九十九元的行程,不到一小時三千個名額就爆滿,另一家網路業者也推出同樣九十九元的行程,也是半天就全部售罄,業者指出,這種低價行程根本不可能會有利潤,不過為拼人氣和場面,也順便介紹其他行程,留住一些基本客戶,也只有拼了。

至於海外旅遊部分,近日也有像峇里島五日一萬元有找的低價行程,業者表示,雖然飛機班班客滿、消費者自願加價參加,但利潤有多少,業者心裡都很清楚,業者形容這只是為了讓市場恢復生氣而已,不得不做。

一位旅遊業者指出,國外旅遊部分,由於台灣至今仍是被列為SARS感染區,不少國家都禁止或者採取一些限制條件不讓台灣旅客前往,使得已經憋了近二個月的台灣旅客,有便宜行程又不設限的旅遊目的地,自然就會蜂擁而至,這可能只是出國旅遊市場恢復的一個假象而已。

絕大多數的旅行社或者航空業者都依舊在度小月,從航空班次減班和媒體的旅遊廣告版面就可以看出端倪,另外由於利潤變薄,在獲利無法維持原有開銷支出下,頂多只是增加週轉而已,根本看不到前景。

旅遊業者指出,就台灣的旅遊市場來說,最大的版塊還是在中國大陸,在大陸市場沒有恢復,或者有其他因素阻擋的情況下,旅行社可能還是奄奄待斃的下場,原因在於其他路線的旅客量不大,且利潤不高,過去大家的重心都擺在大陸線,其他路線恢復的也很有限,大家看到的是海市蜃樓而已。

這位業者形容目前台灣出國旅遊市場的情況就是,一碗剩飯大家搶著吃,可能還沒有分到一杯羹,市場又變了樣子,包括可能在秋、冬季再度來侵襲的SARS疫情和其他因素干擾,都將會讓旅遊服務業面臨更嚴苛的挑戰與衝擊。

相關新聞
薩斯影響亞洲 中國大學生就業更難
APEC報告建議SARS受害國家儘速找回信心
醫護人員感染率趨近於零
澳門在各口岸增加量體溫設施以應付廣東遊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