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

電器輻射是家中的冷靜殺手

【大紀元7月11日訊】家用電器日新月异,改進生活素質,在市場競爭下,“革新”款式搶在第一時間推出,許多倉促涌到市面上的“新發賣”產品,由設計、制造到擺上貨架,它們究竟經過些什么樣的品檢管制?這一點,老實說一般消費者都還不盡清楚,而關鍵是,家里到處是先進電器,可有人認真想過電磁輻射的問題?

  嘿,雖然不是人人家里都有微波爐,但肯定人人家里都會有個電視机。除了電視和微波爐,家里最常見還有電腦、電冰箱、冷气机、手机等。

  也許你已經略有所聞,許多家用電器在啟用時,都會產生不同強弱、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假如使用家庭電器的方式不恰當,或許就會將自己暴露于電磁輻射里,這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對電磁輻射缺乏認識

  雖然說一般電器的輻射只屬微量,在短期內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但制造商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同時,有沒有也標明其產品在某個時段單位里的輻射指數呢?

  利明貿易家庭用具的門市負責人庄德安說:“假如制造商標明了電磁輻射指數,對這方面有知識的人會更小心使用,但一般不懂究竟的消費者,也許就不敢買了。通常,說明書上會有‘請留意’或‘小心使用’等欄目,雖然很難看到厂家坦然承認商品有電磁輻射,但在使用規則里,往往都能巧妙地關注到一點。”

  在使用手冊里,有些指導使用者把電器安置在适當的地方,有些更直接提醒不操作時需關上電源。但無論如何都不會有這樣的說明:本產品有微量電磁輻射,少靠近為妙。

  電磁輻射是一种累積傷害,根本無法查出受害者是由哪一件電器或什么時候開始受到輻射,這樣一來,似乎任何電器厂商都無須負起責任。

  “就算很明顯知道是由哪一种電器發出的輻射,就算向國外制造商提出投訴,那層層手續至少也得花上一兩年時間,而且在本地消費者對電器的電磁輻射認識還不夠,沒這個觀念,几乎從來沒顧客關心過,一般要求了解的就是价錢和耗電量。”

  自從不久前證實手机擁有比較嚴重的電磁輻射,泰國當局已經禁止小孩使用手提電話。手机輻射很快引起世人注意,也許跟它使用時最接近大腦有關。

  電磁輻射可穿透人體

  本地摩托羅拉公司的公關經理陳慧玲說:“其實,總公司很早就意識到手机產生電磁輻射的問題,因此特地印制指導比較安全使用手机的手冊,內容包括無線電話操作時其電磁能對人體健康构成影響的事實,手冊以釋疑的角度出發。不過,据我所知,除了傳媒曾經向我們提出有關查詢,我還沒有接触過任何客戶的投訴。”

  可見國人對電磁輻射的認識仍然不夠。

  電磁波的頻率單位是赫茲(Hz)。

  你永遠都不可能親眼目睹這名“冷靜殺手”,它無色無味無形。

  當電磁波的磁場震蕩頻率超過10万赫茲的時候,就會對人體构成潛在威脅。不過,根据國際電器行業標准,電器离厂時,都要經過合格的電磁輻射防護檢驗,但,如果我們在家里把許多電器都集中放置,并且經常一起同時使用,那你就會有暴露在超劑量輻射里的危險。

  超量輻射干擾人體生態鐘

  超量電磁波對人體造成傷害,其實早年就有記錄。由1969到1982年,美國馬利蘭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腦瘤,當時該地正在發展多項電器工業,而死者之中大部分就是電工或電器工程師。后來,得克薩斯州癌症醫療基金會針對一些遭受電磁波損傷的病人來作抽樣化驗,更發現那些在高壓電附近工作的工人,他們的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只要電器處于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存在著電磁場或電磁輻射。這种輻射具有一定能量,可以穿透多种物質,包括人體。根据審定標准,假如每平方厘米不超過50微瓦,而一天里的總劑量也不超過每平方厘米300微瓦,那還算是夠安全的。但危險是,它無色、無味、無形,你也許每天暴露在不同電磁輻射的累積中而不自知,因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緩慢的和間接的,也因為如此,它的危害性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

  假如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就會大面積殺傷(甚至是殺死)人體細胞。電磁波還會影響及破坏人體原有的電流和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發生异變。這會干擾人體的生態鐘,導致生態平衡出現混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如出現頭痛、乏力、悃倦、激動、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膚發熱、脫發、心悸、心律失常、血壓失常。

  電磁波還會影響腦部神經系統,使腦下松果體生產褪黑色素的速度放慢,影響了正常睡眠。電磁波還可以傷害細胞膜,干擾激素,影響儿童發育,女性經期紊亂,男性性功能減退。電磁波對眼睛也有明顯損害,它會使眼睛的晶體混濁,造成“電磁波白內障”。

  電腦:低頻電磁場可能影響胚胎

  需要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應該參考手冊上的規范的操作建議而跟電腦保持一個較安全的距离。一般人會認為電腦濾光屏能夠阻擋電腦的電磁輻射,但有最新報告說,這种濾光屏其實對電腦使用者的保護性不大。

  電腦在啟動后,會產生電磁輻射,這其中包括了X射線、折頻、超低頻和靜電場。幸好絕大部分的X射線會被屏幕上原有的玻璃罩所吸收,真正能漏出而又對人體有害的劑量非常小。但電腦周圍所產生的特低頻電磁場,卻會對胚胎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于彼,有可能干擾到胚胎的正常發育,嚴重的情形,甚至會造成流產。

  選購電器時,要細讀使用手冊,才能确保安全。

  假如辦公室里電腦太多并且面對電腦時間過久,應該經常開窗通風換气,使空气中的正离子疏散出去。

  微波爐:若微波泄漏應盡快遠离

  微波爐發出的微波,卻是一种高頻電磁波。在電磁波的波譜中,它是介于超短波和紅外線之間。微波穿透力極大,它能把東西煮熟是由于微波照射引起物品內部分子高速運動,產生摩擦,使溫度迅速升高。微波爐在正确操作使用下,對人體不會有影響,但假如發現微波泄漏不慎傷害了身體,應盡快遠离微波環境。一般輕微的情形,只要离開接触,被傷害的組織就能逐漸恢复正常。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离微波爐。

  電視:負氧离子少會造成不适

  看電視時,實在不宜太靠近。太靠近的話不止傷害眼睛,當電視机的顯像管在啟用時,它的負極會發出高能量的電子束。這些電子束猛烈撞擊屏幕內壁的熒光物質時,屏幕上才會顯示圖像,但同時這也會產生具有穿透力的X輻射線。

  看電視最好有個時間限制。假如要看較長的時間,應記得至少每小時离開現場一陣。坐位至少要和電視机距离兩米以外,而且最好能裝上保護屏,電視屏幕顯示影像時也會放出大量的正离子,它們像磁石一樣吸附空气周圍里的負氧离子,使室內空气中的負氧离子大量減少。長期處于缺少負氧离子的狀態中,人容易頭痛、胸悶和食欲減退,那种長時間看電視的人,應該同時注意室內空气的流通。

  手机:安全性將是未來賣點

  手机早已普遍流行,如今几乎是人手一机。手机是靠超短波的波段來操作,這种超短波的效應,比微波爐還要來得大。當一個人受到超短波頻率沒有受控的輻射時,會產生疲倦、頭痛,而假如經過多次重复的慣性輻射,很有可能導至電磁波引起的傷殘性白內障。

  英國醫療監視組織副主席勞倫士查禮,如此告戒長時間手机使用者:“除非真有必要,否則應避免手机而改用普通電話,在無可避免時,也該讓你的手机距离你的大腦遠一點。”短波的殺傷力較強,且藏于無形。美國醫藥署發現:那些用無線電短波探測器來确定汽車速度的公路警察,很多都患有腫瘤。但手机的超短波強度是否足以致癌,至今還在爭論。

  德國也有專家研究出來,輻射通過量超過5瓦的手机就有可能影響健康,而小孩貪玩,隨手抓起手机就撥的習慣很教人擔心。但因為手机現在品牌太多,各家的性能与輻射通過量也不一致,一般是由2到8瓦不等,它們的真正安全指數,仍有待驗證。有人預言:日后手机在市場上的戰略點,將不會再是款式競賽或是電池壽命的長短,而是會著重在手机電磁輻射量的最低安全水平上。

  其實,除了上述日用電器,任何裝有電子、有掃描功能、雷達功能、真空管的電器,在通電操作時,都會發出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

  現代都市,生活常遇電源,實在很難避開身邊來自天然或來自人為的電磁所波及,因此,唯有把波及机會減至最低,是為上策。

  防范電磁波輻射

別把家用電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假如有應用手冊,該根据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無論如何,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

保持室內空气流通。

當電器不用時,最好把電源關掉,而不是讓它處于備用狀態,以長遠計,這樣不止可以省電,或許還可以減少微量輻射的累積。@(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