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三歲李思怡之死拷問靈魂

劉曉波

標籤:

【大紀元7月16日訊】 在民間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當年輕孫志剛的冤魂剛剛得到些許慰籍之后,又有一個三歲的冤魂拷問著民族的靈魂——由于公安人員的冷漠和瀆職,李思怡被封閉在無人光顧的黑暗中,活活餓死!

這個三歲的小生命,象所有人一樣,具有神圣的生存權利,而且她太小太弱,還不具有獨自生存的能力,需要成人的呵護,在父母無法盡到養育責任的時候,政府和社會必須擔負起養育之責,否則就是犯罪。

這個三歲的小生命,盡管還不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卻同樣強烈地渴望活下去。在被丟棄的時間里,她曾為了活下去而哭喊過、掙扎過,緊閉的家門上留下的一串血跡,就是小思怡掙扎過的明證然而,被扣留在派出所的母親無法前來解救,母親向警察的哭訴乞求被視為無物,于是,小生命在無助之中耗盡了求生的最后能量,過早地被權力的冷酷拋進地獄。

誰有這樣無視生命的權力?什么樣的國家、民族和人們,才有資格漠視小思怡的冤死?沒有!無論是親生父母、還是握有大權的執法机构,無論是自視為道德判官的媒體,還是默默無聞的百姓,誰也沒有這樣野蠻而冷酷的權利!誰制造了小思怡的死亡,誰就是罪人;誰漠視小思怡的冤魂,誰就是犯罪的同謀。

任不寐說的對:“冷漠就是我們的生活。知識分子的注意力充滿著机會主義的特征,這也有人性方面的原因。”

在對生命的制度性輕蔑中,在對無辜亡靈的道德性冷血中,無數本該進天堂的亡靈,卻被拋向地獄,尸體的默默腐爛,見證的卻是活人們的靈魂麻木。從死于六四大屠殺的年輕生命,到天安門廣場被焚燒的稚嫩生命,再到被活活餓死的小思怡盡管這些孩子之死的具體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他們的亡靈被制度性的道德性的普遍冷漠所忽略,則是共同的。魯迅說:舊禮教吃人,每個人都參与吃人的盛宴——或吃人或被吃。因為,延續至今的屠夫制度所養育出冷血文化,泯滅了對生命及其尊嚴的應有的敬畏和怜憫。

獨裁統治的屠夫殘忍,還要把生命當儿戲耍弄多久!中國文化的冷血道德,還要以漠視生命來參与殺戮同謀多久!中國人作為人類一員,還要忍受乃至縱容這种不把人當人的制度和文化多久!

在此意義上,三歲孩子要求公正的亡靈是原告,而冷漠的我們是被告。

關注小思怡亡靈吧,在為小生命討還公正的同時,也給自己進行靈魂拷問的机會。所以,關注小思怡,就是關怀我們自己的靈魂健康;讓無辜亡靈進天堂,就是幫助自己為以往的冷漠贖罪,并通過靈魂拷問進行精神的自我拯救。

在短期內,我們不可能指望擺脫制度性冷漠,但我們可以寄希望于民間的良知,從活著的個體開始,擺脫人性冷漠。不冷漠的個體逐漸增多,我們的社會就將隨著人性之愛的降臨而溫暖起來。

2003年7月14日于北京家中

作者補遺:當我寫完這篇短文,今晚央視“新聞調查”正在播出,記錄了一個同樣蔑視生命尊嚴的制度性犯罪:在廣東,一個由療養院改成的戒毒所,居然做起把戒毒女變成賣淫女的生意。戒毒所把抓來的吸毒女賣給“雞頭”,少則五百多元,多則一千多元。一個逃离了淫窟的受害者找到《羊城晚報》的記者,并協同記者假裝買主,花了兩千元從戒毒所買出兩名戒毒女,用确鑿的事實揭露了黑幕交易。最后的結果,僅僅是交易的具體經辦人被處罰,而所長和院長則安然無事。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評論家

──原載《觀察》http://guancha.org(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東莞公安稱偵破吳憲昌命案但未追回贓款
主題被弱化《玉觀音》是海岩的自我顛覆?
蘭州公安酷刑折磨:為免受刑人痛不欲生 需頭帶鋼盔
【讀者投稿】張林:拯救生命!停止屠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