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林瑞麟兼任港保安局長一職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訊】大紀元香港記者報道/由於在立法會努力「挺董」而與民主派議員針鋒相對,並互改綽號「公公(太監)」、「政客」的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昨天表示,本月二十五日保安局長葉劉淑儀離任後,將由他兼任她的職位,直至找到代替人選。奇怪的是,這麼重要的高官職位調動,並不是由特首董建華宣布。

至於林瑞麟會否負責推銷《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他表示,太早作出估計,律政司會就草案內容整理資料和意見。林瑞麟一直高調支持二十三條立法,除葉太和董建華之外,他是最積極推銷立法的高官,所以甚得中央歡心。

不受歡迎高官之一

林瑞麟的民望一直很底,在三司十一局長中,每次在定期的香港大學民主調查結果中都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之前,排名尾二,而在最新一次民調中,由於葉劉淑儀民望創歷史性新低,排最後,林瑞麟才有幸攀升一名,排尾三。

俗言云:大人不記小人過,但林瑞麟心胸只有彈丸大小,容不下任何批評,他與獨立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在立法會上的唇槍舌劍可見一斑。今年一月中旬,在最後一天的施政報告致謝動議辯論中,陳偉業以十八句有「一」字的揮春「贈」予董建華,不留情地指董「一塌糊塗」,期望能將特首「一筆勾銷」。林瑞麟聞言比董建華還激動和不忿,於是努力「挺董」,斥責陳偉業是「『最』識博出位議員」和「言論『最』脫離現實議員」;立法會議員就施政報告「有效管治」的題目作辯論,其中以陳偉業的言論最「惹火」。陳還形容董建華「一意孤行」、對香港前景則是「一籌莫展」,問責制官員又是「一盤散沙」,而財政司長梁錦松加稅言論則是「一派胡言」。

與議員互罵「政客」「宦官」

五月初,三司十一局長到立法會進行答辯大會,曾擔任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的林瑞麟,發言時為問責制辯護,並且趁機批評陳偉業:「我有一個觀察,就是陳議員自退黨(民主黨)以後,需要更加努力博出位,以維持他的知名度,為今後選舉的工程鋪路。今天的動議是同出一轍。政客始終是政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陳偉業在回應時則反唇相稽:「我一直覺得林瑞麟是三司十一局中最敢言、最出位的一個……所以我話宦官即是宦官,奴才始終是奴才。我們少了個路(路祥安)公公,又來了個林公公。」路祥安為前特首高級助理,二零零零年,他因涉嫌透過當時的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向香港大學定期進行的特首及高官民調工作人員施壓,阻止民調繼續進行,最後導致自己下台,鄭耀宗亦辭職。

一周後,林和陳在公開活動碰頭,他們在鏡頭前熱情地互相「攬頭攬頸」,臉上堆滿笑容,但林瑞麟看來對「公公」稱號仍耿耿於懷,反封陳偉業為不男不女的「東方不敗」。林解說道:「他在新界西選區,而權力中心則在新界西的東面,所以他就是『東方不敗』﹗已練成葵花寶典的蓋世神功,所向披靡﹗」他又說﹕「自己沒有資格成為『公公』,既然陳議員是『東方不敗』,那便由他做『公公』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兩窮國踞港投資移民申請前列 曝光中國人潤走途徑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港首批簡約公屋24日起接受申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