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堅拒辭職

記者會 董四拒道歉 學者指認錯非真心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訊】大紀元香港記者報道//面對已屆沸點的民怨,香港特首董建華日前首度回應「七一遊行」,他雖然承認在任六年期間曾經犯錯,但在媒體追問下,他一而再、再而三,四度拒絕向市民道歉,由始至終不願對過去六年的施政無能和失誤向香港人說一聲「對不起」。有學者指出,西方政治人物每當民憤高漲時,都會公開道歉以平息怨氣。他們批評董建華的「認錯」並非出於真心誠意。

在兩位愛將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和財政司長梁錦松相繼請辭後,身處政壇大地震震央的董建華十七日召開者會時神色凝重,灰黑色的眼袋突顯他疲態畢露。記者會甫開始,董建華分別以中、英文讀出聲明,宣讀連串他認為可回應市民訴求的措施。

*安排左報問標準問題

在場媒體都希望向董建華提問大眾關心的問題,不過主持記者會的政府新聞處處長蔡瑩璧,卻首先點中中央駐港喉舌報《文匯報》記者提問有關調查疫症專家委員會的問題,董建華看預先準備好的講詞流暢地回答,可是答案卻令醫療界人士失望,因為董表示自己會接手主持調查沙士疫症的專家委員會,而不是公眾要求由政府以外的獨立人士負責調查工作,避免官官相護。董攬權的作風絲毫沒改。而政府這種安排左派報紙或媒體記者提問特定問題的伎倆,似乎與中共當局處理記者會上的提問手法同出一轍。

接道瓊斯通訊社記者問董建華過去六年有否想過辭職及向中央請辭,董建華聽畢問題指一指該記者說:「我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絕對沒有。」但他承認過去一段時間經常在想去留問題,結論是不能走。董並承認「六年以來,我是有過失」,但由於「香港是我家」,因此「我自己覺得,為此我一定需要堅守住這個崗位,繼續帶領香港前進。」董建華此時一度眼泛淚光。

*被追問「道歉」陣腳慌亂

接著美聯社記者追問他是否應該退位讓賢或退居第二線,然後質問他有沒有考慮過向市民說一聲「對不起」,這時董建華面孔禁不住板起來,他先讀出「標準答案」,「做特首《基本法》內有明確規定,特首職責是什麼,我相信每一位特首都會履行他的職責。」至於向市民道歉的問題,他則以每次只可問一條問題為由避而不答,並向該記者說了全場唯一一聲「對不起」,「每次只可以問一個問題,對不起。」

雖然如此,媒體仍窮追不捨追問他會否向市民道歉,董建華開始顯得不耐煩,他說:「我講過很多次,對於所有香港發生的事,因為我是特首,我有職責,所以亦有責任,所有香港發生的事,我覺得我都有責任。」記者之間好像有默契般,另一位記者接力第三次質問他會否向市民道歉,董再次答非所問:「我作為特首,香港發生的事情是我最終責任,我已很多次提過,你也很清楚。」連續三次被質問為甚麼不道歉,董建華開始方寸大亂,不時的托眼鏡、翻閱預先準備的標準答案。

第四位記者不待官員點名便直接追問董:「你會不會向市民道歉?」董只好第四次迴避重申:「其實我已多次提過,發生所有的事情,我是有一個最終責任。」董建華始終不肯向市民道歉。

另外,董建華也沒正面回應為何待民怨沸騰時才批准葉劉淑儀請辭。董聲明中強調日後會加強與各界溝通見面,但卻又不願意回答會否與被他指摘未能「與時並進」的民主黨會晤。他及後甚至表示,特區政府「完全沒有管治危機」,因為「所有的同事很團結」、「對整個情形掌握得很好。」董建華的態度正如共產黨一樣,共產政權在多麼危難的時候,它都講「形勢一片大好」。

*道歉也無助提升民望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高級講師馮偉華認為董建華一定要道歉。他說,西方政治人物每當民憤高漲時,都會公開道歉以平息怨氣;不過董特首不是民選,毋須向民意交代,處理方式自然不同。理工大學應用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也認為董應該向市民道歉。他說,董連任前也公開承認過任內施政的偏差,現在民望極低,才作出類似的表態,給人印象是被迫的。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則指出,董並非典型政治家,對他來說,認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且以他現在這麼低的民望,就算道歉也無助提升民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華郵:兩香港閣員請辭 民主改革一項勝利
董建華回應政治風暴 承諾聆聽各方聲音
董建華將儘快公布港府職缺繼任人選
董建華承認犯錯但從未向北京請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