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高縣桃源鄉野百合正值花季

【大紀元7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二日電)野百合是原住民魯凱族的族花,卻在高雄縣桃源鄉布農族境盛開,引發魯凱族鄉茂林鄉、屏東縣霧台鄉仿效,今年也陸續復育推廣。

每逢節慶、婚慶重要日子時,穿著傳統服飾的魯凱族婦女都配戴象徵貞潔的百合花,配戴百合花的魯凱族男子則非常少,主要是必須獵捕五頭以上公山豬的男子才有資格配戴,象徵榮譽。

高雄縣桃源鄉住民大都是布農族,但山谷、山邊滿佈野生百合,前年,桃源鄉復興村長提供清水台地四、五公頃土地,由縣府原住民局補助經費,在台地上栽種二十萬株野百合,去年六月中旬陸續開花,直到七月中旬結束,鄉公所舉辦百合季,遊客體驗野百合花復育經過,也體驗當地特有植物愛玉子製作過程,帶動地方觀光產業。

今年,台地上的野百合花再度開花,鄉公所原計畫舉辦百合季活動,但遭逢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而取消。不過仍有頗多遊客在假日前往觀賞,並品嚐清涼的愛玉子。

桃源鄉長陳崇賢表示,百合花是魯凱族的族花,高雅、清幽,桃源鄉自然存在野生百合,為美化環境,且有鄉民支持,才大力推廣。

桃源鄉公所今年全面推廣,贈送全鄉一千兩百多戶住戶百合花,讓民眾栽種在住處附近,也贈送茂林鄉萬山村一萬枝野百合推廣栽植,鄰近的魯凱族居多的屏東縣霧台鄉也仿效推廣。

全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住戶是魯凱族的茂林鄉,鄉長詹忠義對布農族的桃源鄉推廣百合花不以為意,並表示,茂林鄉已有人復育百合花,未來將全面推廣。茂林鄉推廣種植百合花的意義不同於桃源鄉。

桃源鄉公所下週起在鄉內少年溪風景區栽種三十萬株百合,美化環境。百合花復育工作頗簡單,以果夾培育幼苗。只要照顧得宜,兩年就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