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索隱》日在野黨合併 選舉策略考量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

⊙杜默

 日本民主、自由兩黨達成合併協議,主要是著眼於十一月眾院大選,想把自民執政聯盟和小泉純一郎趕下台,能否實現政權交替目標固然不得而知,但肯定會為日本政壇帶來新的變數。

 根據菅直人和小澤一郎在二十三日晚間簽訂的合併協議,兩黨將由幹事長共同主持「合併準備委員會」,負責新黨組建和協調候選人人選事宜,以利九月間正式合併。合併後的新黨黨名仍為民主黨,黨章、政策、領導與營運皆維持民主黨機制,自由黨則從合併之日起解散。

 民主、自由兩黨合併議論由來已久,去年十一月民主黨代表鳩山由紀夫即曾提出對等合併構想,並和小澤一郎達成祕密協議,但因未經黨內充分討論,引起反對密室政治和反小澤的議員群起造反,迫使鳩山引咎辭職平息眾怒。

 民主、自由兩黨合併,純粹是選舉策略聯盟。就民主黨而言,眾院大選逼近,小泉聲望雖然下跌,支持度仍然甚高,要實現政權交替目標,唯有透過政黨合併方式壯大實力;對自由黨來說,和最大反對黨合併,也是擺脫逐年萎縮困局,求存自保的唯一活路。

 不過,這次小澤放下身段,同意解散自由黨並以「小卒」身分加入民主黨,且全盤接受民主黨的領導體制與政策,固然化解民主黨的反對聲浪,但只是暫時掩蓋兩黨間的矛盾,選後雙方人馬隨時可能因新黨領導權和小澤「分通國家」政策爆發鬥爭。

 兩黨合併後雖在參眾兩院分占六十六席和一百三十五席,仍然比自民黨的一百一十三席和二百四十三席相差近半,若要落實兩黨制,勢必得再擴大合併對象。在這方面,近年聲勢急落,最近黨首土井多賀子的祕書因冒領薪資案突遭逮捕的社民黨,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拉攏對象。

 此外,自民黨在十一月眾院大選前,先有總裁選舉,目前雖然還看不出有誰能跟小泉一較長短,但他是靠反派閥起家,上台後又動輒把異議者打成反改革勢力,黨內人緣著實不佳。加上改革成效不彰,經濟遲遲走不出衰退陰影,地方代表逐漸失去耐性,這對以地方黨員代表和國會議員為選舉人的總裁選舉,無疑是最大變數。

 若小泉連任總裁失利,自民黨失去號召選民的招牌,很可能會在十一月眾院大選前出現脫黨退黨風潮,加上在野陣營整合裁併,下半年的日本政壇熱鬧可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海警船和菲律賓補給船在南海相撞
以軍為何用中世紀武器打擊真主黨武裝分子
分析:美制裁如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面臨風險
兩大因素導致中國人出境遊遲遲難復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