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超市刷卡購物 還能找錢

自由時報記者張文萍╱奧克蘭報導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在紐西蘭上超市購買日用雜貨,結帳的時候,結帳小姐說,總共是五十塊(台幣一千元)。客人準備付帳,結帳小姐又問:「您想要領點現金嗎?」客人想了一下,說:「好吧,給我兩百元。」客人拿出銀行金融卡,結帳小姐熟練地鍵入消費金額二百五十元,把卡一刷,客人鍵入四位數密碼,客人貨物到手,手上還多了兩百元現鈔(約新台幣四千元)。

在超市買東西還可以拿現金?的確,許多初來乍到的新移民或學生,無論是來自北美,或是歐洲、亞洲,剛開始都不太理解為什麼超市的結帳小姐總要帶上一句:「您要現金嗎?」但久而久之,也開始體會到這項在紐澳已經很普遍的措施,並感受到上超市可以少跑一趟銀行的便利。

紐西蘭大部分銀行所發行的金融卡有點像是電子錢包,一般人平常身上可以不用帶太多現金,因為所有的商店都有一台類似信用卡刷卡機的小機器,客人購物時除了刷信用卡之外,也可以選擇刷金融卡。如果刷金融卡(提款卡),只要客人打進四位數個人密碼,就會授權立刻從客人的銀行帳戶轉帳扣錢。

舉凡購買衣物、繳學費、買機票、住旅館或上餐廳,甚至買電影票、三明治或郵票信封,任何要花錢的交易,無論食衣住行大小開銷,這張金融卡電子錢包就等同於現金,只要銀行裡有錢,一卡就可行遍江湖,也免除了攜帶太多現金可能產生的困擾。

當然,電子錢包嚴格講起來並不稀奇。比較有趣的是,如果想要提領現金,附近又剛好沒有銀行或ATM提款機,沒問題,只要走進商店,隨便買點可樂或口香糖之類的小東西,就可以跟商家說想要cash out(提領現金)。雖然店家給你的是你本來就存在銀行裡的錢,可是便利性令人稱道。

不過呢,要跟商家提領的現金金額也不能夠太離譜,買個口香糖不到一元(台幣二十元),卻要商家給一百元(台幣兩千元)現金,似乎也有點說不過去。

其實大部分的商家都非常樂於給客人小額的cash out,不但有服務性質,又可以降低店裡存放太多現金的風險。然而對於華人商家來說,「你來買東西,東西你帶走,我還得給你錢」,可能是一項比較難以接受的邏輯,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有些華人商家雖然接受金融卡付帳,卻通常不提供提領現金服務的原因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今夏去歐洲度假?加拿大發旅行警告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山林森呼吸 漫步林業遺跡桃園東眼山步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