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分析香港安全法條例風波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韋娓7月7日報導) 國家安全法條例法案上星期在香港激起了波濤洶湧的反對浪潮, 星期二的五十萬人大遊行和不斷高漲的反對這一立法的呼聲使得香港領導人窮於應付、前途堪憂。

*田北俊辭職董建華退卻*

七月六號晚上,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突然宣布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把香港這風波迭起的一周推向高潮。田北俊一向是香港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主要盟友,而自由黨和香港的企業界也關係密切,然而如今田北俊卻要求政府延後恢復國家安全法條例法案,即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法案的立法會二讀。

田北俊上周曾經前往北京和港澳辦公室官員商討這項立法工作。 他決定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說明他的處境極其為難。分析人士認為,作為行政會議成員,他有責任不顧公眾的不滿執行行政會決議大力推進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 但是這樣一來他的自由黨必然喪失民心、前景暗淡,會面臨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失敗。

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星期一凌晨宣布接受田北俊的辭職,並決定延後國家安全條例法案在立法會的二讀,同時表示要加強向市民解釋二十三條立法工作。董建華七月五號曾宣布對二十三條法案作出三項重大修改,作為對社會訴求的回應,但是當時表示仍將按原定計劃在七月九號對該法案進行立法會二讀。

*內閣改組勢在必行*

特區政府星期一對立法工作日程所作的讓步,再加上在法案內容上的重大讓步其實已相當接近於反對派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公眾對董建華的領導無方和討好大陸的做法積怨已深, 他的讓步已經很難平息民憤。

人們普遍認為香港面臨嚴重的行政危機。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說,董建華對他那不得人心的內閣進行重大改組,現在看來是必不可免的。首當其衝的就是罷免倍受指責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但是根據公眾對董建華已有讓步的激憤反應,內閣改組可能反而會導致香港人進而要求董建華下台。

*缺乏民主帶來動亂*

有分析認為,董建華當初無視公眾輿論促成了今天的局面。分析人士說,香港的時局顯示,不是民主而正是缺乏民主才會帶來動亂。要是董建華當初體恤民情,他就會明白務必以更能贏得公眾擁護的方式來進行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另外,如果這位行政長官當年是民選的而不是委任的,那麼他提出溫和的修改立法的建議也就有可能讓他站穩腳跟了。《華爾街日報》說,這一切為北京提供了個顯而易見的教訓,那就是董建華的繼承人務必由民選產生。

《華爾街日報》又說,鑑於香港政治的溫和性質和香港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民選不至於會產生和大陸頂著幹的候選人。香港這一周來的事態發展明確顯示,再硬性推銷不受歡迎的領導只會滋生麻煩。 但是如今的問題是北京的新領導在香港問題上準備表現多大的靈活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港首批簡約公屋24日起接受申請
近六成港人自評高幸福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