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發起全面改造運動

標籤: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特稿)新加坡政府決定作出一連串大幅度的改變–從官方到民間,從經濟到社會,從外在到心理...一項全盤的變革運動即將全面積極地展開。改變的層面很廣,目的只有一個:在複雜多變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下,走出目前的困境、提升國家的實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掌舵十三年的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昨晚通過電視現場轉播的國慶群眾大會上向全新加坡人民發表兩個多小時的重要演講時,發出了上述強烈和清晰的信息。

他在演講時的一句話也許最能形容星國政府的心態和方向。那就是:過去,政府的原則是:「除非我們明確說可以,否則什麼事都不允許。現在,我們的原則是:除非我們說不許,否則什麼事都可以。」這句話獲得在場星國精英們的熱烈掌聲和認同。

三個星期前,新加坡政府取消了吧台上跳舞的禁令。新加坡也允許一家紐西蘭公司在新加坡經營「彈射綁緊跳(reverse bungee jumping)」的業務。現在,政府準備放棄「保姆」的角色、準備大幅度改變影響重大的公積金制度,在在都顯示出,政府在國家大政方針方面變革的大刀闊斧和急迫感。

西方傳媒長期以來形容新加坡是一個「褓姆國家(nanny state)」。不過,吳作棟指出,許多新加坡人卻希望這樣。他們擔心政府把責任和做決定的擔子轉移給他們。

新加坡正經歷建國以來歷時最長的經濟低迷期,經濟結構改變,加上國際局勢的諸多不利發展,導致失業率日益嚴重,部分新加坡人對國家的前途信心動搖。目前經歷嚴重的經濟衰退,隨著中國加入國際經濟體系,已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原有的經濟優勢面對嚴峻的考驗。

吳作棟形容說,再過幾年,許多新加坡現在製造的產品,中國也能製造,而且能做得更好,更便宜。政府正密切注意經濟衰退所帶來的衝擊。

新加坡的經濟成長驅動力主要是來自投資。這使星國的經濟繁榮達到高水平。但是放眼未來,它在繼續依賴同樣的策略上享有的空間是相當有限的。

它目前面臨的經濟困境包括:首先,比起其他和星國爭取同類投資的國家,新加坡的工資和租金比較高;其次,星國出口行業和國內行業之間出現不平衡的局面。以跨國公司為主要推動力的出口行業競爭能力強,國內行業的情況則相反;第三,星國的出口主要是依靠一個行業而已─電子業,這導致星國非常輕易受到外來需求的改變的影響;第四,星國鄰近的區域正處於不穩定的狀況,而這種局勢將持續好幾年的時間。

吳作棟強調,新加坡對於這些挑戰,需要作出應變。適應快速的改變需要先改變觀念。政府正在政策上進行痛苦但有必要的改變,特別是通過削減公積金繳交率,以確保新加坡維持成本競爭力。

吳作棟指出,新加坡只有大約十年的時間去自我調整,因此必須急速改造經濟,創造一個符合新經濟需求的經濟體系,以保持領先優勢。因此在這種大前提下,為了走出目前經濟放緩的情況、維持日後的經濟增長,這些轉變是必要的。雖然在當前變革猶如服用的一帖「苦口良藥」,但是,總好過「讓病情惡化下去。」

吳作棟認為,在朝向「新新加坡」目標前進之際,必須摒棄不合時宜的觀念和老套的作法,必須學會掌握新的能力。

為了鼓勵新加坡人革新和創業,政府將營造有利發揮這種精神的政治環境。新加坡人將享有更多的個人自由,只要這些自由不會損害社會的穩定和秩序。但是,這種政治自由,吳作棟支持的是循序漸進的改變,而不是「大爆炸」式的政治改革,因為這將導致社會崩潰。

吳作棟明確表示,這些轉變是必要的。他不建議延遲推行這些轉變。

他也明白,在新經濟體系中,競爭越來越激烈,改變的步伐有時讓人民感到困擾。新經濟變革的步伐很快,讓一部分新加坡人將感到難以適應。例如政府決定在公積金制度方面作重大的改變,可能讓許多新加坡人難以接受,因為他們可能無法償還住屋貸款。

不過,他強調,長遠來看,改變所帶來的好處──較低的商業成本、較具競爭力的經濟環境以及較低的失業率,將能大大抵銷現在的痛苦。

他強調,政府會確保原有的社會架構能夠有效協助趕不上改變步伐的國人。由於生活的步伐將加快,收入差距將擴大,政府必須改善這個架構,確保人民能繼續保持團結。包括,政府將繼續大量補助醫藥,住屋和教育這三個基本需求。無論多麼貧窮的新加坡人也能夠享有這些服務,為他們提供一個社會安全網。

相關新聞
【新聞五人行】G7批中俄 美歐對中共祭出大招
【名家專欄】「雙重思維」在體育界無法立足
【時事金掃描】澤連斯基G7之旅三大收穫
全球房價最高十大城市 美國占半 香港居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