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峽霧區擴大導致船難增加

標籤:

【大紀元8月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四日電)三峽蓄水通航後,「新三峽」湖面擴大,也形成更大面積的霧區,大霧降低往來船隻能見度,使得危及水上安全的事故增加。為了避免大霧造成船隻遇難,重慶市氣象局展開「長江航運安全氣象保障服務」,未來將公佈長江航道能見度。

中新社引述重慶市氣象局的消息指出,八月份起,重慶市將透過電視台預報三峽庫區長江航道的能見度,希望透過河道氣象預報,降低船難事故發生的機率。

 長江海事局的官員透露,自今年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六日,短短一個月內長江航道因江霧引發的水上安全事故就有三起,佔今年事故總量的三分之一。

為了避免濃霧造成重慶涪陵「六.一九」特大船難的悲劇重演,重慶市氣象局已經部署沿江台站開展長江航運安全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沿江九個氣象站點就江面溫度、濕度、風向、風速、能見度、天氣現象等氣象要素進行觀測報告,再由重慶市氣象台分析資料數據後,製作並發布沿江能見度、大風、暴雨洪澇等預報。

據了解,重慶市氣象局將在正常天氣下每天進行三次能見度觀測,觀測範圍從主城區到巫山縣,一旦能見度降到一千公尺以內,將立即加密觀測,每隔一小時觀測一次;同時,重慶市氣象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爭取在年內進行三峽庫區長江航道水位增量預報。報導引述長江重慶航道局原總工程師楊本琪的說明指出,三峽庫區長江航道上原本有五個霧區,在完成蓄水通航後,不但五個霧區的霧都比原來大得多、出現頻率更高,同時還發現新的霧區,因此他提醒來往的船舶航行,應格外小心謹慎。

相關新聞
鄭義:解析三峽水庫的“十大世界之最”
長江撞船事故原因仍然不明
王維洛:三峽工程中的白帝城──近水樓臺?
重慶涪陵船難五十二人失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