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北熱到38.7度 破百年紀錄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熱、熱、熱,台北盆地昨天下午一時五分,出現攝氏卅八點七度高溫,創下中央氣象局台北測站設立一百零七年來最高溫紀錄。除台北像個大火爐,酷熱得讓人受不了外,基隆地區昨天也出現卅八點二度的高溫,同時創下基隆今年入夏以來最高溫。

  昨天之前,台北測站歷史上最高溫出現在一九二一年七月卅一日,溫度為卅八點六度,其次則是一九九○年八月九日出現的卅八點四度,最近一次台北盆地高溫出現在去年八月廿四日,達卅八點二度。

  預報中心預報員伍婉華說,昨天台北盆地氣溫會飆高到卅八點七度,主要原因為兩個「下沈效應」影響,一是艾陶颱風外圍環流在台北盆地出現大範圍的「下沈效應」,第二個是桃園台地吹西南西風,在背風面的台北盆地也出現「下沈效應」,加上昨天萬里無雲、太陽直射,還有台北盆地因地形造成散熱不易等因素交互影響,創下百年來最高溫紀錄。

  預報中心副主任吳德榮表示,台灣入夏平均氣溫為卅四、五度,這幾天的溫度也都有卅七度多,換言之,這幾天台北氣溫的「基本面」原本就約卅七度,就氣象學理而言,「下沈效應」為高度每降低一百公尺,溫度約升高零點五六度,而桃園台地約二百公尺,大屯山系高約三、四百公尺,像昨天這樣「下沈效應」充分作用,地面溫度增加一至二度,在學理上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並不算「異常」。

  而今天台灣地區受艾陶颱風的外圍環流減弱影響,「下沈效應」會明顯減弱,氣溫再創新高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台灣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中部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他地區及金門、澎湖、馬祖為多雲到晴天氣。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台北盆地溫度創百年來新高,氣象學者昨天說,在全球性「溫室效應」、都市「熱島效應」及「空氣污染」等因素交替影響下,全球平均溫度不斷上升,溫度創新高是遲早的事,並不足為奇。由於大環境短期內不可能改變,溫度創新高的情形仍會持續出現。

  台大大氣系教授吳明進表示,受「溫室效應」影響,全球夏季年平均氣溫增加攝氏零點六度,而台灣夏季年平均氣溫增加約一度,台灣增溫高於全球,和「熱島效應」、「空氣污染」等原因都有關連。

  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劉廣英表示,昨天太平洋高壓中心正好對準台北盆地,加上艾陶颱風外圍環流,越過台北盆地周圍山區後,因「下沈效應」產生「絕熱增溫」效應為近因,「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台灣年平均溫度不斷增加,則為遠因。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