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對貪腐現實不滿 民間「懷念」毛澤東

【大紀元9月11日訊】大紀元綜合外電報道/今年9月9日是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逝世二十七周年,民間再度掀起一股毛澤東熱。与90年代初充滿怀舊情怀的毛澤東熱不同的是,當前人們更多的是借毛澤東宣泄對現狀不滿,對貧富懸殊貪官猖獗的不滿。

毛澤東去世后,中國大陸曾多次流行毛澤東熱。第一次出現在80年代末,「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以及沉寂多時的革命歌曲開始在北京街頭響起,家家戶戶不約而同地翻箱倒柜,把壓在箱底的毛主席像章找出來。

90年代初,毛熱達到高潮,電影、書籍、形形色色的座談會,全都熱衷此道,毛主席像章卷土重來,一個長相有几分像毛澤東的演員受到觀眾追捧,成千上万的中國人擁向毛澤東的故居韶山。《紅太陽》錄音帶在各個大城市里銷售。當時上海《青年報》的編輯特意找來一群讀者問他們為什么《紅太陽》那么熱?大家都說,《紅太陽》喚起了大家的怀舊情緒,還說中年人不僅是怀念毛澤東,更多的是怀念自己的青春歲月。那時人們對毛澤東的怀念,是他們真實的情感。

而現在,對毛澤東的怀念更多的是成了抨擊時弊的幌子。

隨著中國的經濟改革的發展,貪污腐敗、貧富懸殊和失業下崗等社會問題日益惡化,民間怨气愈來愈深重。除毛的忠實信徒外,下崗工人、農民,以及不滿社會現狀的人,都會借緬怀毛澤東之机,暗貶今天物欲橫流、貪官橫行。

「改革來,改革去,我們老百姓甚么都沒得,到頭來,還是一窮二白。」不少网友趁毛澤東去世二十七周年前夕,在內地网站的論壇上,張貼這些滿腹牢騷的文章。

香港蘋果日報說,上海一名小商販早前埋怨:「從前毛主席是家無財產的,他只有一份主席的工資,現在的官很有錢,位愈高其子女愈有特權,以前的官都是守規則的,現在的官只要有錢就好辦事了。」

另一名网民亦指出:「政府有好坏不同,治理腐敗官員的結果便有不同。拙劣的政府不治理腐敗的官員,卻去堵老百姓的嘴……毛澤東是治理腐敗的,建國伊始,就槍斃過腐敗的官員。」

雖然毛澤東發動過不少政治運動,令老百姓民不聊生,但相較現在,當時治安清靖、不存在失業問題,也極少貪污腐敗,這都令時下老百姓怀念當時的好日子。

分析人士指,中國的悲哀不僅在于這個民族深重的苦難,而更多地在于這個民族已經枯萎的靈魂。曾經崇尚仁愛的中國人,數十年煉獄洗禮的結果是:斗爭哲學大行其道;權力腐蝕的「市場經濟」迅速加劇了自毛澤東時代早已存在的社會不公(赤裸裸的金錢交易只不過使特權體系浮上台面),進而導致社會心態的不平衡和道德的墮落。@(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