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批評中國教育投入嚴重不足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天虹報導) 聯合國一位官員強烈批評中國的教育投入不夠。在美國的中國問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實行商品化,在履行法律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方面明顯出現倒退,而中共官員素質低、對教育缺乏遠見也造成教育投入的不足。

*義務教育法形同虛設*

聯合國人權調查員托馬謝夫斯基對中國在教育領域進行了近二個星期的考察。她表示,中國幾乎屬於世界上對公共教育投入最少的國家。中國每年的教育投入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遠遠低於聯合國建議的百分之六的標準。她說,中國政府只承擔了學校開支的53%,其餘的費用則轉嫁到學生頭上。

在美國的中國法律問題評論員項小吉認為,聯合國調查員這裡所說的政府教育投資不足主要是針對中國沒有履行法律明文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項小吉說:“盡管中國有所謂‘義務教育法’,九年的義務教育。這個義務就是針對‘國家’而言,是說國家有義務,滿足、保證所有的中國青少年能夠有九年的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從小學到初中畢業,應該是由‘國家’包下來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是形同虛設。”

*教育責任轉嫁民間*

項小吉認為,實際上,中國六七十年代在兌現義務教育制方面比現在做得好。從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中國政府把商品化的做法放到“基礎民生”這部份,其中包括義務教育、公費醫療,而這些屬於“基礎民生”,是理應由國家來承擔的。這也是為什麼聯合國人權官員認為中國政府沒有按照國際人權協議履行其教育職責。項小吉說:“長期以來中國標榜經濟改革開放的成就,尤其是說最近幾年來國民經濟的增長在百分之七以上,可是教育經費沒有同步發展,相反,在教育方面前些年還鼓吹什麼‘希望工程’,把國家應該承擔的教育責任轉嫁到民間。”

*民工子女被迫失學*

聯合國調查員托馬謝夫斯基還提到,中國沒有為眾多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子女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這些孩子有的被迫失學,否則就要繳納比城市孩子高得多的學費,而徵收的學費有的根本就不合法。【美聯社】的報導說,中國法律雖然規定實行免費的九年制教育,但是有很多附加費用,徵收費用的界定也很不清楚。中國法律評論員項小吉認為,有的地方對外地子女徵收所謂“借讀費”。這不符合公立學校基礎教育人人平等的原則。項小吉說:“因為義務教育法是一個國家法規,不是對地方的,是全國行之有效的,是比其它地方法規有更高的法律效力的,應該約束地方法規。只要是中國公民,即使是跨地區、是暫住戶,他也應該能夠享受義務教育,如果說是私立學校,那屬於個人選擇,另當別論,如果是公立學校,就不應該有這種歧視現像。”

*教育投資比烏幹達還低*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聯合國人權調查員托馬謝夫斯基日前接受了媒體採訪,當被問及中國政府在教育政策上有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時,托馬謝夫斯基的回答是:“沒有”。她說,中國對教育的投資比例幾乎比任何一個實行義務教育政策的國家都低;即使是非洲的窮國烏幹達,在確保人民受教育權利方面都比中國做得好。聯合國人權調查員托馬謝夫斯基還提到,中國雖然是一系列國際人權標準協議的簽署國,但是,她這次考察期間會晤的一些中國官員,沒有一個人對國際人權協議規定的中國的基本責任有很好的理解。

*官員教育水平低下*

旅美學者、獨立時事評論員謝選駿認為,中共官員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很說明問題。如果拿中國大陸建國後的教育和台灣相比,同是華人社區,文化同根同源,但是大陸的教育水平遠遠不及台灣,說明“傳統文化”不是影響因素,那麼是不是“政治制度”呢?謝選駿說,如果拿中國和以前共產黨時代的東歐和蘇聯相比,中國的教育投資比例也比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家要低,由此可見,中國的教育投入低,既和傳統文化無關,也和政治制度沒有必然聯繫。謝選駿認為可以歸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中共官員的一貫素質。謝選駿說:“所以中國的黨員隊伍基本上就是一個‘倒金字塔’。就是文盲領導高小,高小的人來領導初中,初中的人領導高中,高中的人領導大學。現在的結構基本上還是這樣,所以才造成了現在中國‘假文憑’泛濫的現像。”

*師資教學惡性循環*

謝選駿認為,中共對教育缺乏長遠戰略目標的考量,勢必造成教育投入不足,造成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工資低、社會地位低,所以優秀人才不願意去做教師,形成師資和教學質量的惡性循環;而學校為保證自己的教師利益,既然無法從政府方面獲得必要經費,所以只好去搜刮學生。謝選駿說:“這樣做不僅是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而且等於是破壞了整個教育的信用,把很多學校都變成了‘賺錢機器’,教師們一天到晚想著怎麼給自己賺錢。他們沒有心思去教育學生,而且整個學校的風氣也弄壞了。”

*中國人才生態危機*

在美國的獨立時事評論員謝選駿說,中國的中小學學生從小就開始在這樣的環境裡耳濡目染,品德方面就失去了正確的引導。這對一個國家的未來和正常發展是毀滅性的。謝選駿表示,中國存在的教育漏洞之嚴重,堪稱是“中國人才領域的生態危機”,中國就如同破壞綠色資源一樣在破壞她的人才資源,結果中國的人才也都“沙漠化”了。

相關新聞
中國再次阻止台入聯國建議
聯合國叩關失敗 但台灣議題比往年更受重視
美國準備修改聯合國伊拉克決議案
美報社論:聯合國排台無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