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正名運動老中青三代聚集宛如嘉年華會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六日電) 台灣正名運動下午進入高潮,整條中山南、北路與凱達格蘭大道一帶都是人潮,估計有十萬多人,這次遊行不僅有老人與小孩,約有半數以上是青壯年齡層民眾,也有不少二十歲初頭的年輕人與外籍人士;少有攤販,遊行宛如嘉年華會。

週末午後的台北很政治

中午過後,架設有音樂台的凱達格蘭大道附近開始匯集台灣正名運動在各地集合的民眾;由於下午有前總統李登輝上台講演,因此各線人潮紛紛往總統府前邁進,中山南、北路的人潮相當壯觀。     

週末午後的台北很政治

從中山足球場出發的群眾陸續走到行政區,整條馬路往南方向的車道幾乎是身穿印有「台灣正名」字樣、台灣地圖T恤的人潮;雖然戶外溫度高達攝氏三十五度以上,他們仍手持活動的旗子、頭戴活動的鴨舌帽,一步步往前邁進,人潮鼎沸。

台灣正名遊行 民進黨熱情參與

與往常本土運動較為不同的是,現場活動氣氛較為柔性,並有原住民為活動大力表演結合這次運動主旨的歌舞;遊行的群眾也有異於過去多為老人、小孩的景象,二十到五十幾歲的參與人口頗為均勻,並有二十歲初頭的年輕情侶、同學檔攜手參加遊行。

若以群眾展現的特質分析,這次遊行群眾普遍不若過去給予大眾多為嚼檳榔的人般,反而多是些家庭成員一同參加遊行,當中頗多為中產階級的休閒打扮;因而過去常出現的民主香腸之類的攤位,這次也顯得少見,迥異於往常,只在靠近中央圖書館外側出現幾攤。

由於台灣正名運動牽動台灣民眾對自我主體意識的展現,遊行現場自然少不了許多外籍人士,有的是媒體工作者,有人已來台工作數年。      

其中一位來自美國的Andy就不停使用相機拍攝遊行群眾,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詢問他對台灣正名運動的想法時,他興奮的比手畫腳指出,「我來台灣工作四年了,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民主遊行運動;我覺得很棒!台灣實際運作上早已是國家,人民透過遊行說出自己的訴求,本來就是很好的事。」

李登輝

由於今天人潮甚多,下午前總統李登輝演講時,台前早已擠滿人潮,但是整條中山、南北路還是持續有人潮向總統府方向前進;直到李登輝演講完,當前方民眾慢慢要離去時,還是有人潮往講台方向前進;傍晚時間,遊行民眾逐漸散場;期間除因天氣熱有人身體不適,因而出動幾輛待命中的救護車之外,遊行現場氣氛頗像嘉年華會遊行。(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