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與黎真主黨達成戰俘交換計劃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肖文耶路撒冷報導) 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在德國斡旋下達成第一個戰俘交換協議,在整個阿拉伯世界引起廣泛影響。中東國家人士說,這是整個中東穆斯林世界取得的成就。

*雙方周四正式交換*

星期一,以軍開始在以色列北部挖掘被埋葬的五十九具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武裝分子的屍體,為雙方計劃在本周內舉行的戰俘交換做準備。

根據以色列和激進武裝組織真主黨在本月二十四日達成的協議,雙方將在星期四交換俘虜,並移交士兵屍體及相關信息。協議實施第一階段的主要內容是,黎巴嫩真主黨將釋放一名被綁架的以色列商人,以及三具在二零零零年被真主黨擊斃的以軍士兵屍體。做為交換,以色列則釋放四百名巴勒斯坦犯人、三十五名其他國家的阿拉伯人和一名被指控為真主黨從事募活動的德國籍伊斯蘭活動分子。

以色列新聞報導中的反對聲音說,該協議所付出的代價過於巨大。不過,以總理沙龍和國防部長莫法茲相繼表示,這是一個正確和負責任的協議。

*真主黨領導人影響力大增*

然而,上述交換協議簽署之後,在巴勒斯坦城鎮和整個中東國家,被西方定為恐怖組織的真主黨游擊隊得到了廣泛的支持,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拉拉赫的政治影響力也大增。

加沙街頭一名巴勒斯坦婦女說:“納斯拉拉赫是阿拉伯民族之鷹,他在歐美人面前不屈服,只聽從上帝的指令。”很多巴勒斯坦人稱讚真主黨敢做敢為、說到做到。他們認為,納斯拉拉赫繼是薩達姆﹒侯塞因之後又一個敢於與西方鬥爭的民族英雄。

目前,真主黨正在黎巴嫩積極準備本星期四由官方同時參加的大規模慶典活動。該組織控制的“燈塔”衛星電視台已開始在巴勒斯坦城鎮進行現場直播的新聞採訪,並同時增加了輿論宣傳節目。

星期五,伊朗外長哈拉齊對新聞界表示,這是巴勒斯坦人、黎巴嫩人及整個中東的穆斯林世界所取得的成就。

真主黨人士說,協議的成功之處是它同時包括了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不過,沙龍政府官員說,只有以色列為所釋放的巴方囚犯設立標準,實際上,只有那些“手中未沾滿鮮血”,並且未經法庭審判而長期關押的巴勒斯坦人才能獲得釋放。不過,以方確認向真主黨承諾,此次標準劃定範圍,將不包括那些即將面臨釋放的刑事犯,以及特別針對具有“安全”背景的人員。

*以願不惜代價換取失蹤飛行員*

此前,以色列總統卡察夫說,以將願意以“任何代價”,來換取失蹤飛行員阿拉德的下落,不惜釋放更多的恐怖分子。

根據協議,如果以方得到阿拉德的確鑿信息,以色列將在第二階段釋放長期囚禁的真主黨成員薩米爾﹒考塔爾。

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拉拉赫宣布,最新的協議是他們取得的一項重大勝利。他星期五說:“如果以色列沒有履行第二階段的承諾,真主黨將繼續綁架以色列士兵”。

納斯拉拉赫指出,“做為一項全面的協議,四名以色列人是微不足道的,在黎巴嫩還有更多的以色列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以誓言追殺哈馬斯精神領袖
2004年1月16日 簡要新聞
前柏林工業大學學生熊偉北京獲釋
哈瑪斯警告:若殺害阿邁德以色列會血流成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