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戰 凱瑞攻經濟議題 有勝算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自由時報陳宜君特譯)距離美國11月大選僅剩五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正為擊敗尋求連任的共和黨對手布什而努力,其所面臨的難題也日益艱困:如何在加強攻擊布什的同時,不會嚇跑厭倦負面選戰伎倆的選民?

凱瑞一九九六年競選連任麻州參議員時,和欲轉戰國會的麻州共和黨籍州長魏爾德陷入激戰。兩人共進行八場電視辯論會,凱瑞在第四場辯論中發表一段告白:「我非常明白,上帝創造我時,賦予我的一項缺點是有點過於激烈,可能太過認真。…從另一方面而言,我很了解自己的是,當面臨戰鬥,我是可以一起躲在傘兵坑的優秀夥伴,我知道我們現在正在作戰。」八年後,凱瑞再度為自己的政治生涯而戰。他和支持者倚賴的,正是他在九六年選戰與今年黨內初選中反敗為勝所累積的聲譽。

凱瑞的參選紀錄顯示,他深信選舉須等到最後一刻方知鹿死誰手,而且有時會刻意有所保留,直到確認選民也專注於選戰後才全力投入。不過凱瑞現在別無選擇,必須火力全開投身選戰。今年大選籠罩在九一一事件與伊拉克戰爭過後的超級緊繃氣氛下,是美國近代史上最激烈、人身攻擊最嚴重的選舉之一。共和黨暗示凱瑞是不愛國、喜歡唱衰、受恐怖份子青睞的候選人,引發新聞界嚴厲撻伐,民調卻顯示民眾大多將負面選戰歸咎於凱瑞。這意味選民希望凱瑞多花些時間,說明他一旦入主白宮後的施政計劃。

過去一個月來,凱瑞更換選戰幕僚,拉高分貝攻擊布什,放棄原先預定以經濟為焦點的策略,改為不斷抨擊布什處理伊拉克戰爭的方式,果然引起媒體注意。隨著投票日逼近,兩大黨候選人的口水戰也日益激烈。但部份分析家質疑凱瑞光靠攻擊布什的出兵伊拉克決策就能勝選;有人甚至認為,他若專注於布什最易遭受攻擊的經濟與其他國內議題,勝選機率會較高。

凱瑞在九六年選戰中原本居下風,直到9月中旬第五場辯論才憑著機智與辯才扭轉乾坤。凱瑞從政三十二年來,迄今只輸過七二年首次進軍國會的選舉。他也鮮少在辯論中失利。他四十年前就讀耶魯大學時,耶大校刊曾報導凱瑞加入的該校辯論隊在透過電話和英國劍橋大學代表隊進行的比賽中落敗。數日後,凱瑞致函校刊總編輯抗議這項報導,因為當時聽眾一面倒的支持劍橋代表隊。凱瑞在信中表示:「這場投票只是徒具形式,任一方既未贏,也未輸。」不過11月2日的大選,凱瑞可不會滿足於平手的結果。(取材自紐約時報、法新社 )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警告澳洲聯盟黨謹慎開支
美總統大選 電視辯論 一句話可扭轉選情
美總統大選 布什凱瑞交鋒 按表操課
美國不反對北韓將六方會談延後到大選結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