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軍售中國 德法挨轟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駐歐特派自由時報記者胡蕙寧╱慕尼黑11日報導〕推動歐洲聯盟對中國解除十五年來武器禁運令的德法兩巨頭,近兩日在國內都遭受媒體與國際人權組織的大力抨擊。基於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亞洲軍勢的巫與中國人權紀錄的不彰,尤其遲遲不簽署公民政權國際公約的舉動,讓歐洲聯盟內部很難擺平反對聲浪。

德國總理施若德在前日再度強調,未改變贊成對中國解除歐盟武禁措施的態度。但是他也不避諱,歐盟外長之間對這個方案尚未達成重要的協議。就在施若德發表這番言論的同時,瑞士新蘇黎世報報導紐約人權組織慎重呼籲,天安門血案是一個鎮壓異己的事實,不能夠因為時間的久遠而就此抹滅。席哈克在此刻推動解除中國武禁,動機與時機都不恰當。

德國聯邦國會也對施若德的堅持提出反擊,德國基督教社會黨國會議員史密特對媒體表示,歐盟對中國解除武禁必須在附條件的方式下進行,也就是中國必須承諾不對台灣進行武嚇攻擊,才能夠考慮對中國解除長達十五年自天安門血案以來的武禁措施。否則歐盟對中國就這樣鬆綁,在針對台海問題上將是一個「非常非常糟糕的暗示」。

德國商報11日報導,歐盟內事實上並不急著對中國解除武禁,即使在德法兩國首長的推動下。該報透露,歐盟內部還必須評估台灣狀況與美國的態度,尤其是中國境內的人權狀況,還必須慎重地列入衡量。在此北京方面的政治態度是很重要的一項考量因素,尤其聯合國的人權公約簽署,將是決定性原因之一。

法國總統席哈克此刻造訪中國除了大打經濟牌之外,也對北京政府提出一份歐盟關注的中國政治犯名單,要求中國政府改進對異己者的不容態度。席哈克此次訪問中,再度提及法國贊成解除歐盟對中國武禁的立場。這番言行不但在國內遭到媒體的轟擊,也受到法國議會議員的批評。

身為法國總統席哈克朋友的法國國會議員馬得林,昨日針對席哈克推動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令提出反擊,認為台灣與法國具有相同的民主價值與自由觀,台海問題將危及世界安全,中國若不民主化,兩岸癥結無法根本解決,他希望國際社會能夠正視台海局勢與西藏問題。席哈克此行並聲明表示反對台海片面改變現狀,也不支持將現有局勢惡化的舉動與嘗試,法國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並反對台獨。

此次法國總統訪問中國據稱簽下高於四十億歐元的經貿契約,席哈克總統兼商人的色彩濃厚。問題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依然堅持六四慘案並無翻案價值,對於西方社會很難平息濫殺異議人士的罪名。

我駐外單位也積極對外表示,呼籲歐洲社會應「對歐盟取消對中共武禁說不」。慕尼黑新聞處對歐洲媒體說,中國實際的人權狀況一直未見改善,甚至北京當局對台海安全的威脅更是屢見升高。如果中國武力犯台,歐盟國家亦將蒙受其害,因歐盟國家對亞洲的經貿佔其進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一。而對中國取消武禁不但將造成區域的武器競賽,中國武器的買賣及轉手更是近東、南亞與東協國家間潛在的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防新聞週報:對台軍售案不應再拖拖拉拉
陳水扁在民進黨臨全會致詞全文
扁創台灣憲史首例 願赴立院國情報告
台灣總統陳水扁願意首次到立法院報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