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稱可在6至11分鐘內摧毀北韓長程砲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18日專電)對於南韓朝野國會議員日前在國會所引發的「當北韓以長程砲突襲南韓時,漢城會在第十六天淪陷」之爭議,南韓國防部長官尹光雄今天強調,「當監測出北韓部署在前線的長程砲有不軌動向時,南韓軍隊可在六至十一分鐘內一舉摧毀。」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今天報導指出,尹光雄今天在答覆國會國防委員會朝野議員的質詢時,對於因應北韓前進部署在軍事分界線一帶的長程砲的突襲攻擊,作出了前述回答。

尹光雄指出,砲口朝向南韓的北韓一千多門長程砲,通常都隱匿在山洞或地下設施裡,當這批長程砲拖出山洞或地表採取砲擊行動時,口徑為240mm、最大射程為七十公里的長程砲,可在六分鐘內摧毀;至於口徑為170mm、最大射程為五十四公里的長程砲,則在十一分鐘內,即可予以殲滅。

同時,尹光雄強調,擁有尖端無人駕駛的偵察機及高清晰度解像情報衛星的美軍,在利用可貫穿戰壕或碉堡後才爆炸的精密武器Bunker Buster--GBU-27等時,只需兩、三分鐘,即可摧毀北韓的長程砲。

尹光雄指出,雖然對於北韓長程砲的威脅,從不同觀點會出現不同的研判與分析,但北韓的砲擊意圖,是會有所限制的。倘若北韓砲擊致漢城市民嚴重傷亡時,會導致國際社會抬出人權問題相逼,且也構成國際法上的戰犯條件,因此北韓是否會以無辜的漢城市民作為攻擊目標,需要予以戰略研判。

南韓軍方預估,當威脅漢城首都圈的三百門北韓長程砲同時開火時,平均每個小時將落彈兩萬五千多發,有可能摧毀整個漢城市三分之一的面積。

但尹光雄強調,以學者的眼光來評論北韓長程砲的威脅,實在是一件不可取的事。他呼籲各界對於不必要的爭議要予以自制。

據瞭解,南韓在野「大國家黨」國會議員朴振曾於本月4日,在國會國防委員會針對國防部及合同參謀本部進行的國政監察活動中,以國防部旗下國防研究院於去年一至4月,就駐守在軍事分界線附近的駐韓美軍第二師撤調至漢江以南的重新部署為前提,對於戰爭環境的變化所進行的沙盤推演的分析資料為基礎,強調在沒有駐韓美軍協防、由南韓國軍獨力防守的情況下,北韓對南韓發動突襲時,挺不住半個月,漢城會在第十六天淪陷。

相對的,南韓執政「開放我們黨」國會議員林鍾仁駁斥說,據國防研究院的以「二○○三至2004年東北亞軍事力」為題的分析資料顯示,北韓威脅到南韓漢城首都圈的長程砲及連發式火箭砲的數目為:170mm 的一百門、240mm的兩百門而已,從軍事分界線到漢城最北端的最近距離為四十公里,170mm的長程砲的有效射程僅為二十四公里,即使使用可延長射程的砲彈,也只不過三十六公里。

林鍾仁強調,尤其240mm長程砲的有效射程也不過四十公里,但準確度與破壞力皆不高,沒有貫穿混凝土的穿甲能力,只會對首都圈北部部分地區有影響,只要防範得當,將不致造成人命傷亡。

相關新聞
盧武鉉訪問日本商朝核問題
南韓否認曾驅散侵犯海疆的北韓潛艇
世界杯足球賽  南韓和中國晉級希望岌岌可危
20北韓人闖入南韓大使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