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國史館 清點歷任總統文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為確保「總統文物」為國家財產,避免國家文物淪落私人手中,政府本週將展開史無前例清查行動,並正式發函歷任總統、副總統或其家屬,說明政府清查總統、副總統文物的決心。

除現任總統、副總統,前總統李登輝、兩位已故蔣總統及故總統嚴家淦的家屬,以及歷任副總統或其家屬,近期都將收到政府這項最新措施的說明。

國史館已對陳水扁、呂秀蓮兩位現任總統、副總統的文物進行清點造冊,第一批目錄預計在明年3月即可完成;卸任總統、副總統部分,則將在文物點查或移轉之後的六個月,完成目錄。

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表示,歷任總統、副總統均為國家領導人物,在政治領域有極為崇高地位,執行這項工作時更應小心謹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政治聯想,國史館在發函以及日後將進行的點查計畫時,將秉持「崇敬、嚴肅」的心情進行。

陳水扁總統在今年1月20日公布「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明定國史館為總統、副總統文物的主管機關;國史館經邀集各單位協商後,已在日前完成施行細則,也使總統、副總統文物的列冊、保存、轉移、典藏及應用,有明確規定可循,國史館也將持續制定相關工作要點。

國史館針對這項業務,已在九十四年度預算,編列一千三百萬元經費,預備進行總統、副總統文物的采集、整理維護及史籍編撰,國史館相關人員並已初步與各卸任總統、副總統官邸接觸,先期了解文物狀況。

此外,國史館也已在館內闢建專業庫房,做為文物移交或「暫存」國史館之用,未來則計畫設立專責的「總統文物圖書館」或相關展覽館。

張炎憲說,總統、副總統因在職務上活動所產生的文物,產權應屬國家所有,然而政府過去並未立法管理正副總統文物,也因此造成總統、副總統文物散見各政府機關、家屬後人手中,甚至有些極具價值的總統、副總統文物淪落私人,成為私人財產,政府有必要保障這些文物的國家財產權。

據了解,陳水扁總統相關文物分別收藏在總統府內的兩間庫房及台北縣三峽庫房,但相關場地都缺乏典藏文物的相關專業設施,時日若久恐有毀損之虞。

此外,李前總統設在桃園縣大溪鎮虎豹坑內的文物庫房,同樣缺乏專業設備,有必要改善設施,或移轉由國史館設專業庫房存放。

兩蔣文物方面,相關官員表示,兩蔣由於執政時間極長,研判產生各式及價值不菲的文物,數量不在少數。兩蔣過去經常將文物、禮品直接交由某政府單位保存,甚至做為犒賞特定首長之用,導致清查工作相對困難。此外,蔣家家屬目前以女眷為多,加上散居各地,日後的點查及拜訪工作將比較棘手。

相關官員也引據退休總統府官員談話表示,當初兩蔣把文物交給特定政府機關、家人或部屬時,其實部分曾留有三聯單、五聯單式的單據,可供查詢對照,相信日後的點查工作應可按部就班進行。

官員說,為避免在進行兩蔣文物點查時引起不必要的政治聯想,國史館會要求工作人員以「周到、禮貌、崇敬」的態度來面對。

嚴前總統方面,國史館月前與家屬接觸後,獲得家屬大力支持,除已至嚴家淦官舍實地了解,嚴家也提供大批資料及文物,總統府並據此舉行紀念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