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國防部:2035年完成戰機換裝 確保30年國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30日電)根據台灣國防部戰力評析報告,在三大軍購等案獲得通過完成部署後,規劃於公元2020到2035年完成下一代戰機換裝與部署,才能使兩岸戰力比差距縮短為一點六七比一,使中國不致輕啟戰端,確保國家三十年安全。

這份由國防部整合評估室所作的國軍軍購案戰力評析報告指出,透過「武器效益指標法」量化兩岸海空主戰兵力「戰力比」,依「三比一定律」,攻防戰力比在三倍以上時,攻者肯定成功;二倍時,結果不肯定;一點五倍以下者,防者肯定成功。

報告將兩岸戰力比較區分為三個期程,若未執行軍購,2006到2012年敵我戰力比為一點四六比一,2013到2019年為二點一八比一,2020到2035年達二點八比一,接近三倍,將增加對岸犯台決心。

若2006到2012年紀德艦成軍,雖然重要軍購尚未獲得,敵我戰力比仍為一點四六比一,但2013到2019年完成「博勝案」,重要軍購項目已獲得且完成部署,戰力比降為一點二四比一,此時若進行下一代戰機換裝規劃,2020到2035年下一代戰機完成換裝及部署,戰力比為一點六七比一。

報告結論指出,若執行軍購後,未來三十年敵我戰力比最大差距僅約一點六七比一,使敵犯我成功率低,可降低犯台決心。再加上台灣海峽為天然屏障,以登陸作戰而言,台灣可以逸待勞,令中國不致輕啟戰端,確保國家未來三十年長治久安。

國防部未來十五年重大軍購項目,除了愛國者三型飛彈、長程定翼反潛機、柴電潛艦採特別預算編列,已分年編列預算的包括博勝案、長程預警雷達、紀德艦及兩棲登陸車,未來可能新購項目為攻擊直升機、M109A6自走炮、MH-53掃雷運兵直升機及神盾艦,也包括下一代戰機的換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