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岡市 西伯利亞鸛鳥在日本的最後樂園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日本兵庫縣特稿)距離東京都西北七百一十五公里的日本兵庫縣豐岡市,最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遭陶卡基強烈颱風肆虐,一度化為水鄉澤國的全市各地至今依舊垃圾為患;但讓豐岡市民雀躍萬分的是,他們以人工飼育的鸛,在多年的苦心呵護下,不但繁殖成果豐碩,也即將於明年正式野放。

截至今年10月上旬為止,豐岡市採自然方式人工飼育的鸛鳥,雄雌總數多達一百一十五隻。

學名為「Ciconia boyciana」的鸛鳥,被國際自然保護組織(IUCN)列為瀕臨絕滅的珍禽。野生的成鸛,目前全球大約只有二千五百至三千隻,主要集中在俄羅斯阿姆河中游一帶、和中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境內。

平均體長約一百一十公分、體重約四到五公斤,雙翼展幅寬達二公尺的成鸛,習慣棲息在水田、沼澤溼地和溪邊,主要以魚、泥鰍和青蛙為覓食對象。

屬於季節侯鳥的鸛,每年都會從西伯利亞南遷到中國的長江中游流域鄱陽湖一帶、日本、北韓半島和台灣等地越冬。

儘管鸛曾在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各地避冬,但在一八六八年明治時期以後,由於濫捕和棲息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日本各地幾乎不見鸛的蹤影。

據專家分析,鸛之所以在日本絕跡,除了明治時期遭到濫捕和製作標本外,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為了取得松根油而大事砍伐,直接導致喜歡在松樹棲息築巢的鸛無以為生。

此外,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和農藥的大量使用等,也成為鸛群受害的主要殺手。

在這種種不利鸛存活的客觀條件中,屬於盆地地形、生態環境十分適合鸛棲息繁殖的豐岡市,由於市民保護鸛鳥的環保意識高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野生鸛在日本的最後棲息地。

一九五六年,鸛被日本官方列為「特別天然紀念物」。只不過,到一九七一年的昭和四十六年,豐岡市境內,碩果僅存的一隻野生鸛也死了。從此,日本的陸空再也不見棲息覓食或輕逸飛翔的野鸛芳姿。

一九六五年,有鑑於鸛鳥的數量逐漸日減,豐岡市各界結合生態學專家,開始積極著手人工飼育鸛的計畫。不但如此,社區居民和農戶也響應低污染和無農藥生產計畫,全力投入配合鸛鳥的復育大業。

豐岡市開始展開鸛的人工飼育之初,鸛鳥的總數雖然還有十二隻,但因普遍高齡化和體內殘存的農藥、近親交配的遺傳基因劣化等多重影響,人工飼育繁殖計畫始終一事無成。

直到一九八五年,日本從西伯利亞伯力地區引進六隻鸛鳥,再選擇其中四隻配對飼育,終於在四年之後首度成功繁殖出兩隻幼鸛。

從一九八九年以後,這批遠來客的鸛鳥,每年在豐岡市的人工飼育設施都能平安地成功地繁殖下一代。如今,雌雄總數達一百一十五隻。

為了確保人工飼育的成果持之以恆,豐岡市早在十二年前就著手制定一項有關鸛鳥的野生回歸計畫。此外,繼兵庫縣政府在1999年設立「鸛之鄉公園」,第二年,豐岡市立的「鸛文化館」也正式營運。

相關新聞
培果病毒重返  會關閉作業系統安全防護功能
【投書】希望了解日本對華誠意
李登輝:台灣制憲必須儘早進行  打造新國家
伊拉克發現的遺體又傳並非日本人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