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吳宇森希望兩岸三地 合作拍攝有特色電影

【大紀元1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10日電)榮獲香港浸會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的國際大導演吳宇森今天在香港表示,希望兩岸三地電影人才合作與交流,利用各自優勢拍攝具有中國人特色的電影,最終實現中國人的好萊塢。

吳宇森在浸大舉行的記者會上,談及獲頒榮譽博士學位的感想。他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做事勤快的人,拍過幾部電影在美國反應較好而已,並沒有太大的特殊貢獻。

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電影,中學畢業後,因為家境很窮,父親無法供他上大學讀電影專科,他想去台灣留學,也沒有錢買船票,所以只好在圖書館閱讀電影書籍。這次獲浸大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及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製作碩士課程榮譽顧問,吳宇森認為,這是幫他實現多年想上大學的夢想。

談及香港電影方面,吳宇森表示,以往香港電影以拍攝動作片為主,今後應該拍攝一些有深度的電影,包括創作題材應注重廣泛性及內涵,以及改良拍攝方式。他希望香港電影工作者不要一心響往進軍好萊塢,應該先拍好有自己特色的電影。他認為,只要香港電影有自己的特色,在外國一定會受歡迎。

被問及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三地的電影合作空間,吳宇森表示,香港電影人才接受西方教育,在拍攝西方題材的電影比較有優勢;大陸電影人才在拍攝傳統文化方面有優勢,但需要時進練;台灣一向拍攝各類型電影,電影人才很有經驗。他建議三地電影人才多交流及合作,將來實現中國人有自己的好萊塢。

現年五十八歲的吳宇森,二十五歲在香港開始導演生涯,曾拍攝多部經典電影,包括「英雄本色」。他以「終極標靶」電影進軍好萊塢,目前仍在好萊塢發展。

吳宇森表示,他決定繼續留在好萊塢的原因,是因為好萊塢可以學到許多電影新技術,包括如何拍攝科幻鏡頭。雖然好萊塢很複雜,但很有制度,演員及工作人員很敬業及樂業。他說,電影在好萊塢是很受尊重以及注重文化的事業,這點與香港不同。

吳宇森希望在有生之年,在不同國家及地方拍電影,藉此交朋友及學習不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