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金控整併方向正確 但不宜提時間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四日電)陳水扁總統日前提出兩年內金控家數減半政策,台灣目前有14家金控,是否過多,需積極合併?輔仁大學貿金系暨金融所教授葉銀華認為,金控整併是一個政策目標,但不宜提時間表和整併家數,應由市場機制決定。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沈中華也提到,整併方向是對的。

總統府經濟顧問小組會議在10月20日通過第二階段金融改革目標,包括官股金融機構減半及民國95年底前,金控家數減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預計在兩個月後提出金控整併方案,而這一星期也陸續聽取麥肯錫顧問公司及高盛等對國內金控整併的看法。

由於陳總統提到要將官股金融機構減半,由銀行員工會主導、國營四行局 (台銀、土銀、合庫、中信局)成立的「反財團、愛台灣-催生本土金控大聯盟」在11日召開記者會反駁,強調台灣金融業問題不在規模太小,而是金融紀律不彰。

銀行員工會總幹事韓仕賢指出,之前許多金控公司合併銀行,像台新金控併大安銀行、富邦金控合併台北銀行及中信金控合併萬通銀行等例子看來,被併購的銀行員工到最後都離職為多,像北銀員工有3600人,現在只剩一半。

他認為,因為民營金控和公營金融機構企業文化差異大,是造成合併後員工流失的主因。因此,公營行庫員工在被民營金控公司合併與民營化的兩條路,在兩害相衡,寧取其輕,也就是寧願民營化並自組金控,至少在民營化政策下可以獲得補償及結算年資。再加上,他指出,就宏觀面來講,未來若是由家族金控主導金融業,對整個國家金融經濟來說並不好。

韓仕賢舉 921災民貸款延繳本金本息例子來說,現在也只有公營行庫可以配合政策,讓災民在原本滿 5年後即需開始繳本金(息)情況下,還可以再次展延到明年初。因此,他們提出四行局自組本土金控構想。為此,銀行員工會決定在18日(星期四)赴金管會提出他們具體意見。

葉銀華認為,金控整併後可以降低人事管銷等成本,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要靠市場機制,而不是由上而下。國外大型金融機構績效較好,「那是因為他們先坐強,再坐大!」但台灣以為規模大就是好,因為現在外資研究台灣金控公司ROE(股東權益報酬)、ROA(資產報酬)和EPS(每股盈餘)是與規模(size)成正比,以為大就是好,所以「在台灣,是想先坐大、再坐強。」

他認為,這些是沒有經過風險調整後評估出來,如果在加入風險因素後,規模大的公司作業風險同樣較大,不見得規模大之後績效一定好,他舉玉山金控為例,雖規模小但績效好。葉銀華指出,總統宣示金控合併目標是對的,但金控公司應該要先坐強後,再坐大,具體提出時間表和家數是不適當。對於金控整併,現在應該以「消極」等待。

沈中華提到,在歐美國家,甚至是香港或新加坡,當地前三大的金融機構市佔率約在70%到80%。台灣目前擁有14家金控公司,旗下的銀行市佔率都未超過 10%。他也肯定金控合併方向。

不過,他指出,沒有所謂台灣適合幾家金控公司,「應由市場機制決定!」,「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不是只有大型金控公司才能生存,其他區域型的金融機構也可以生存,比如說社區型的金融機構以服務社區民眾為主,有它適合發展的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