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8分30秒 有1人罹癌

標籤:

【大紀元11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癌症連續二十二年來,高居台灣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而根據衛生署昨天公佈的「九十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國癌症新發生個案為六萬一千六百零七人,較前一年增加兩千四百九十一人;平均每八分半鐘就有一個人罹癌,較八十九年的近九分鐘,又縮減半分鐘,每天新增的癌症病患約有一百六十九人。

報告指出,台灣人十大癌症依序為:子宮頸癌、女性乳癌、肝癌、結腸直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胃癌、皮膚癌、膀胱癌;和前一年相較,排名沒有變動。若以性別來看,男性前五大癌症分別為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與胃癌;女性則為子宮頸癌、乳房癌、結腸直腸癌、肝癌與肺癌。

癌症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兩百七十四點九六人,男性為兩百八十九點七九人,女性為兩百五十九點四九人,男性發生癌症機會是女性的一點一四倍,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好發癌症,但女性比男性早發生癌症,女性平均在五十八歲發現,男性為六十五歲。

而男性罹患食道癌的比率是女性的十二點八四倍、口腔癌則是八點五四倍、鼻咽癌二點六四倍、肝癌二點四九倍。以癌症存活率而言,女性癌症五年存活率為五十七點八四%,遠高於男性的三十二點三五%。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解釋,這主要是因為男女癌症好發的部位不同,女性好發在子宮頸、乳房等,這類癌症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癒,存活率都分別為七成二與七成八,但最多男性罹患的肝癌與肺癌,存活率則分別僅一成五與一成。

趙坤郁表示,根據醫學研究,癌症發生率增加,主要與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西化有關,尤其現代人偏好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使得乳癌、大腸癌等癌症發生率增加。如果民眾能夠配合運動加上調整飲食習慣,多吃蔬果等高纖維的食物,就能避免癌症的發生。

趙坤郁說,目前台灣免費癌症篩檢,在子宮頸癌方面,三十歲以上婦女抹片篩檢率已達七成;乳癌與腸癌方面,衛生署提供五十至六十九歲高危險族群,每年免費攝影或接受大腸鏡檢查;口腔癌也是鎖定檳榔族等高危險族。至於肝癌方面,目前衛生署並沒有提供免費篩檢。

而衛生署今年也提出「國家癌症五年防治計畫」,五年編列三十一億元,希望能降低癌症對台灣的威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APEC會議繼續討論受關注問題
印度總理提出經濟計劃推動克什米爾和平
港議員樑國雄經費少政治效益大
鮑爾對透過協商解決北韓核子危機表樂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